-
日期: 2025-05-26 |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都说生意不好做,没想到2025年,有公司靠卖卡片一年就能赚100亿元。
日前,集换式卡牌领域龙头企业卡游向港股递交上市申请,其招股书数据格外吸睛:2024 年收入达100亿元,同比增长278%;毛利率71.3%,盈利成绩远超同行,甚至盖过潮玩界明星企业泡泡玛特。
同样因为踩上风口而成绩亮眼,但卡游走的却是与泡泡玛特不同的路。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郑扬波|摄
泡泡玛特以LABUBU、Molly等独家IP火爆出圈,卡游却高度依赖非独家IP。一个少而精、做深做透,在被泡泡玛特运营之前,很多IP并不火;一个靠数量取胜,什么火卖什么。
截至2024年底,卡游旗下的70个IP中仅有1个自有IP,而外部IP奥特曼、小马宝莉等五大热门IP产品贡献了近九成收入。
这种模式虽让卡游借热门IP东风快速打开市场,却也暗藏风险。大量IP授权协议将到期,2025年有38个、2026年39个、2027年7个。
这样一来,每年续签都是一场硬仗。例如,去年贡献不菲营收的蛋仔派对IP,今年就面临到期风险。
一张成本几分钱的卡片,却一年狂赚几十亿元,怎么做到的?
以经常因为被家长吐槽而登上社会新闻版的小马宝莉卡为例,其卡包种类繁多,分趣影包、彩虹包等多种卡包,卡片还有CR、XR、USR、SGR、LSR、SC等多种稀有度等级。
更关键的是,这种卡包就像是无底洞——例如2元一包的趣影包,卡游客服就明确表示,没有全套版本,会一直更新。也就是说,怎么买也买不全。
在销售模式上,与泡泡玛特的实体体验店模式不同,卡游的产品主要通过各种商超、玩具店、文具零售店等渠道销售。2024年,其来自线下经销渠道的销售收入占比接近90%,公司直营渠道销售收入占比7.5%。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郑扬波|摄
从财务表现看,卡游堪称“IP印钞机”。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其集换式卡牌毛利率从69.9%升至71.3%,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78%,达44.66亿元。支撑这一数据的,是其强大的产品设计与开发能力——招股书披露,公司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分别推出190个、236个及363个玩具系列。
有媒体曾算过账。
2024年,卡游集换式卡牌的平均售价为1.7元,按照毛利率71.3%计算,平均毛利约1.21元。剩下的0.49元则是成本。
从中金公司研报中对卡游的成本结构成分分析来看,版权费(IP)占16%~18%,而直接材料成本约为六成。以此数据估算,一包卡牌的成本中仅有约3毛钱用于纸张、油墨等直接材料,约7~9分钱用于IP版权费。-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