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29 | 來源: 財新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馬斯克 | 字體: 小 中 大
“壹項法案要麼宏大,要麼美麗,但不確定兩者是否能夠兼得。”在告別壹群被認為世界上最有權勢的同僚之前,埃隆·馬斯克用嘲笑給予最後壹擊。
馬斯克批評的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稱為“美麗大法案”的壹份稅收與減支法案,這份體現特朗普競選承諾、號稱讓美國再次偉大的2.0稅改議案,於5月21日在眾議院驚險通過,它還將接受參議院的考驗。特朗普將此視為勝利,但作為總統親密無間的盟友,馬斯克認為,法案不僅未能遏制預算赤字,反而可能進壹步擴大財政缺口,這與其領導的政府效率部所倡導的改革方向背道而馳。
5月30日,馬斯克的“特別政府雇員”身份,正式觸達每年工作時長不得超過130天的上限。世界首富離開公職回歸商界,他領導的“政府效率部”這壹各方關注的特殊政府實體,以及特朗普政府改革大業的未來,也因此陷入不確定性。
特朗普與馬斯克早已反復暗示了後者的“淡出”結局。特朗普4月4日即預告稱,馬斯克“會想要回到自己的事業中”;4月22日,馬斯克亦表示,5月份開始將大幅減少在政府效率部的工作時間;4月30日,馬斯克在內閣會議上進行了壹次意義不明的“告別”;5月20日和24日,在最終日期到來之前,馬斯克壹再暗示自己將主動脫離政府事務,回歸到在其旗下公司的“全天候工作狀態”中去。馬斯克的商業版圖非常龐大,他擔任新能源車企特斯拉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航天科技公司SpaceX首席執行官兼首席技術官、太陽能發電公司SolarCity董事會主席、社交媒體推特(Twitter,後改為X平台)首席執行官,以及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創始人。2021年10月,馬斯克的身家突破3000億美元,成為《福布斯》統計史上最富有的人;叁年後,他又成為身家達到4000億美元的第壹人。
自2024年5月馬斯克成立“美國政治行動委員會”公開為特朗普助選,到同年10月揮舞“鈔能力”而成為大選焦點人物,再到11月特朗普勝選當天,因馬斯克完成了壹筆成功的政治投資而飆升15%的特斯拉股價,馬斯克與特朗普的政治聯姻,在其開始階段曾顯現出強大的號召力。
隨後的叁個月內,馬斯克的政治影響力壹再成為美國內外關注的焦點:他幾乎參加了特朗普的每壹場內閣人選面試,還旁聽了特朗普勝選後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電話通話,在海湖莊園的晚宴上與特朗普選後會見的第壹位外國元首阿根廷總統米萊交談,並陪同特朗普前往國會山與共和黨議員舉行選後的首次會面。2025年1月8日,特朗普正式就職前夕,馬斯克以24小時內接連向德國、英國、挪威、西班牙、意大利和歐盟委員會“開炮”的空前戰績,在引致舉世嘩然之余,也凸顯出馬斯克的政治野心——這位曾以走在技術前沿著稱的企業家,似乎已將政治視為自己的新征途。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宣誓就職當天簽署行政令,組建由馬斯克牽頭的名為政府效率部的顧問委員會,委以大幅削減聯邦開支,恢復聯邦政府的能力和效率的重任。
在政治權力走上頂峰後,馬斯克及其權責始終不甚明晰、帶有強烈私人色彩的團隊,也開始感受到現實並非想象中那樣簡單。短短40天內,政府效率部即首遭滑鐵盧,因要求各政府部門提交“工作周報”引發普遍抵抗,迫使馬斯克不得不放棄原定計劃。
此後,接連不斷的內部沖突始終圍繞著馬斯克,針對他的街頭運動橫掃美歐多國,曾因其政治活動壹飛沖天的特斯拉股價,在2025年隨著他引致越來越多的輿論和法律爭議而壹再跳水。就連馬斯克的選舉“鈔能力”,也在4月初遭遇壹場意外挫敗後,迎來了各界越來越多的質疑目光。或許從這個階段開始,對馬斯克曾表現得欣賞甚至依賴的特朗普,則越來越吝於向他公開表露支持。
政府效率部自身的工作,亦在各界逐漸消化了其行事方式所帶來的驚駭情緒之後,顯露出脫離現實、難以落地的特質。馬斯克就職叁個月中,政府效率部所能完成的削減開支目標不斷縮水,最終在4月30日已減至其初始目標的8%。
回顧在特朗普政府內充滿混亂、矛盾和沖突的130天,馬斯克坦言自己嚴重低估了聯邦體制改革的難度。他表示,政府內部的僵化程度超出了他的預期,而政府效率部成了壹切事情的“替罪羊”,並坦言擔任政府效率部負責人不僅讓他身心俱疲,也波及旗下企業的正常運作。
5月28日馬斯克在社交媒體發文稱,他作為特別政府雇員的任期即將結束,他對特朗普表示感謝,並表示政府效率部將繼續且不斷強化其使命。
外界無從知曉馬斯克的離場究竟是早已商定的初始計劃,還是在發現諸事均不如意之後做出的應變決策。外界所能確定的,是曾作為特朗普第贰任期壹張代表面孔的馬斯克,業已淡去了其絕大部分政治影響力,而在他身後留下的,則是權責仍未明確的政府效率部,與特朗普政府仍誓言繼續推進的嚴峻減支與裁員大業。-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