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03 | 來源: 自由時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紐約(专题)時報》分析指出,烏克蘭1日發動代號「蜘蛛網行動」(Operation Spider's Web)的無人機攻擊,重創俄羅斯境內多座戰略空軍基地,顯示低成本無人機正顛覆傳統軍事戰略,改寫21世紀戰爭模式。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強調,此行動「嚴重削弱」俄軍作戰能力,並凸顯科技優勢在現代戰爭中的決定性作用。壹名美國國防官員透露,烏軍使用單價僅約600美元的無人機,摧毀造價逾億美元的俄軍轟炸機,展現驚人的成本效益。
根據烏克蘭國安局(SBU)說法,無人機藏於裝有遙控頂蓋的木箱內,秘密運入俄境,再由卡車運至預定地點發動攻擊。部分目標如位於西伯利亞的貝拉雅空軍基地,距基輔超過4300公裡,凸顯烏軍在敵境深處發動精准打擊的能力。美國官員形容,這類遠程攻擊如同以色列(专题)去年鎖定黎巴嫩真主黨成員呼叫器的精准行動。
自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以來,烏克蘭持續在不對稱戰爭中展現創新與韌性。從初期使用「標槍」(Javelin)與「刺針」(Stinger)肩射飛彈抵御裝甲部隊,到後來改裝商用無人機、運用土耳其「旗手」TB2(Bayraktar TB2)攻擊機與美援「魚叉」(Harpoon)反艦飛彈,烏軍屢以低成本戰術對抗俄軍重型裝備。美方還投入數百萬美元協助烏克蘭建立本土無人機產能與關鍵技術轉移。
前美國國防部副助理部長法卡斯(Evelyn Farkas)指出,烏克蘭正將無人機作戰推向戰略層次,展現其協同能力與攻擊深度。戰爭研究所(ISW)分析師斯捷潘年科(Kateryna Stepanenko)則表示,這次攻擊證明「俄境內無安全之地」,烏克蘭正重新定義戰爭方式。
然而,這次襲擊也引發北約內部對盟國軍事基地防御漏洞的關切。美國海軍中心的專家本德特(Samuel Bendett)警告,無人機對停滿軍機的基地構成即時威脅。康乃爾大學無人機戰術專家羅傑斯(James Patton Rogers)補充指出,西方在中東與非洲部署的所謂「睡蓮葉」(lily pads)小型前進基地尤其脆弱。2024年美軍駐約旦的「22號塔台」(Tower 22)基地遭伊拉克無人機攻擊,釀成3名美軍死亡,便是前例。
前美國陸軍歐洲司令霍奇斯(Ben Hodges)認為,這波打擊「顯著削弱俄軍巡弋飛彈發射能力」,也突顯美國應重新審視上月宣布、耗資1750億美元的「金穹」(golden dome)飛彈防御計畫。前白宮國安會官員文德曼(Alexander Vindman)批評該計畫忽視無人機威脅,是「資源錯置」,並強調美方應專注於如何防御自身戰略資產免於無人機攻擊。-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