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12 | 來源: 極晝工作室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相比心理資源廣泛分布的城市,縣域地區在很長壹段時間裡,幾乎是心理服務的空白地帶。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心理咨詢師選擇來到縣城,開設起當地的第壹間心理咨詢室。
這些隱藏在住宅區、農田旁的空間裡,接納最多的是迷茫的小城少年,也不乏焦慮的父母和瀕臨崩潰的中年人。它就像壹面鏡子, 慢慢映照出縣城裡,那些被壓抑已久的情緒和被忽視的心理需求。
縣城有了第壹家心理咨詢室
升學季壹到,這些日子,宋祎禛的電話比往常頻繁得多。電話那頭,是焦慮的學生和家長:有的高叁考生,備考期間頻繁心慌,身體僵硬、呼吸急促;有的家長則為孩子的失眠多夢、白天注意力不集中而憂心忡忡。
作為河南洛陽宜陽縣為數不多的心理咨詢師,每年的升學季都是宋祎禛最忙的時候。考試壓力集中爆發,極易成為壓垮青少年的最後壹根稻草,失控的孩子由家長帶著,從周邊鄉鎮趕來求助。
她的咨詢室設在縣城壹個僻靜小區的高層住宅裡,壹套叁室兩廳的房子被改造成兩間咨詢室和壹間游戲治療室。窗外是連綿起伏的山丘,她和來訪的孩子面對面在臨窗的沙發上坐下,不壹會兒,壹旁垃圾簍裡,用過的紙巾隆成小山。
幾年前,宋祎禛還是縣醫院的婦產科醫生,因為興趣接觸了心理學,之後抱著“試試看”的想法辭職創業,開了這家心理咨詢室,也是縣裡第壹家。當時她沒想到,這份在縣城看似冷門的工作,背後竟藏著如此迫切的需求。
忙碌的時候,她壹周要接待柒八個來訪者,九成以上是未成年人——校園欺凌,游戲成癮,厭學,休學……每次300元的咨詢費用,在縣城不算便宜,成年人有了心理問題往往能扛就扛,舍不得花這個錢;但“再苦不能苦孩子”,尤其“孩子不想上學”這件事,在很多家庭眼裡是“天大的事”,拖不得。
縣城裡長期被忽視的心理需求,數據中也有跡可循。2024年初,中國疾控中心發布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地圖》顯示,肆個孩子中就有壹個正在經歷心理問題,而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無論是抑郁、焦慮、孤獨,還是網絡依賴,情況可能更糟。
宋祎禛不是唯壹壹個選擇在縣城做心理咨詢的,在廣東清遠陽山縣,胡立玲也在去年開設了當地第壹家心理咨詢室。
陽山曾是省級貧困縣,縣城不大,從北到南騎車穿過只需拾伍分鍾,她的咨詢室開在縣郊,周邊成片的農田環繞。樓下趕集的人群熱熱鬧鬧,有的來訪者上門時,順手拎著大集上買來的酸奶或幾串葡萄,串門壹樣,邊吃邊聊。-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