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17 | 來源: 看中國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以色列 | 字體: 小 中 大
2025年6月14日,伊朗德黑蘭,人們聚集在山上,觀看以色列空襲後遠處升起的煙霧。(Getty Images)
以色列於6月13日對伊朗核設施發動的代號“雄獅行動”的大規模軍事打擊。這場行動不僅摧毀了伊朗的核能力,還精准“斬首”了其高級將領與核科學家。時評人吳建民探討了這場行動的背景、戰果及其對伊朗內部人民起義的啟示,並將其類比於中國大陸的局勢,提出外部打擊與內部起義相結合對推翻專制政權的關鍵意義。他認為,伊朗今日的命運,或許正是中共明天的寫照。以色列的決心與“雄獅行動”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壹再強調,絕不允許伊朗擁有核武器,這壹承諾從未動搖。吳建民指出,根據摩薩德(Mossad)掌握的情報,伊朗的核計劃已逼近臨界點,其濃縮鈾技術僅需數周即可制造15枚核彈頭,距離軍事級高濃縮鈾僅數天之遙。這壹“紅線”促使以色列采取先發制人的軍事行動,以確保國家安全。
“雄獅行動”於2025年6月13日凌晨展開,結合空襲與導彈打擊,目標分為叁類:
- 摧毀核設施:重點打擊納坦茲(Natanz)核基地的濃縮鈾設施,確保高速運轉的離心機被摧毀,造成不可修復的損失。
- 削弱軍事基礎設施:摧毀伊朗的防空系統、導彈與無人機生產工廠,削弱其遠程反擊能力。
- 精准斬首:針對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高級將領、核科學家及軍事指揮官進行定點清除。
吳建民特別提到,內塔尼亞胡對行動的策劃極為縝密,行動前數小時親自監督倒計時,確保情報不外泄。摩薩德的滲透能力令人震驚,甚至連伊朗空軍高層會議地點都被精准掌握,導致60多名空軍將領在壹次會議中被“壹鍋端”。被“斬首”的關鍵人物包括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司令薩達姆.沙拉米(Hossein Salami)、參謀總長穆罕默德.巴蓋尼(Mohammad Bagheri)、原子能組織主席費雷敦.阿巴西(Fereydoon Abbasi)等頂尖核科學家。戰果與伊朗的虛弱
吳建民援引戰報數據,納坦茲核基地的濃縮鈾設施被徹底摧毀,80%的先進離心機組被炸成碎片,128公斤高濃縮鈾庫存面臨泄漏風險;伊斯法罕核科技研究中心的濃縮鈾轉化設施同樣被完全破壞。伊朗的防空系統、導彈基地和指揮中心遭到重創,通訊與雷達系統幾乎癱瘓,未來數拾年內難以重建核能力。
伊朗試圖以150枚彈道導彈和100多架無人機報復,但99%的攻擊被以色列“鐵穹”系統攔截,僅壹架無人機引發北部警報,對以色列的損害微乎其微。吳建民贊揚以色列空軍的精湛技術,所有戰機與飛行員無壹損失,展現了世界頂尖的作戰能力。人民起義的契機與挑戰
吳建民強調,外部軍事打擊雖能削弱專制政權,但推翻政權的關鍵在於人民內部的覺醒。他以伊朗為例,指出即使以色列的打擊使伊朗政權極度虛弱,伊朗人民尚未能趁勢起義,推翻伊斯蘭神權政權。他認為,這與人民內部的團結與行動力密切相關。吳建民進壹步將此類比於中國大陸,提出假設:若美國或台灣對中共發動類似打擊,中國人民能否順勢而為,推翻中南海的共產政權?
他提到網友的留言,質疑中國人民可能因民族主義情緒更加擁護中共,甚至“團結在黨中央周圍”,譴責外部勢力。這反映了內部覺醒的復雜性。吳建民認為,外部打擊能摧毀專制政權的統治能力,但人民起義才是推翻政權的核心動力。內塔尼亞胡的戰略與摩薩德的情報優勢
吳建民高度贊揚內塔尼亞胡的領導風格,總結其八大特點:
對任何事既不承認也不否認;-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