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20 | 來源: 新周刊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2025年6月13日凌晨,壹枚從以色列起飛的導彈刺破夜空,跨越不接壤的國土,在伊朗納坦茲核設施炸響,世界屏息。幾千公裡之外,炮火兩端,身處兩國的華人生活被戰火驟然改寫。
公開數據顯示,自6月13日伊以沖突以來,雙方至少合計進行了18輪空襲。截至6月18日,791名在伊中國公民已抵達土耳其、亞美尼亞等安全地區。中國駐以色列使館發布通知,宣布自6月20日起協助在以中國公民分批撤離。
在伊朗,做了贰拾年海外銷售的郭凱,用積攢多年的人脈,歷經叁天不眠不休的輾轉,才橫渡波斯灣倉皇撤離;
在距離特拉維夫20公裡的郊區,防空警報的尖嘯聲中,建築工王強躺在宿舍床上,聽工友們討論停工何時結束,什麼時候如期復工。
我們記錄下這隔著戰火相望的兩端:壹邊是恐懼中的亡命奔逃,壹邊是警報間隙的如常謀生。有人安全,有人不安;有人為明日憂懼,有人為今日搏命。
逃離伊朗
42歲的郭凱是壹名外貿經理,幾天前成功從伊朗撤離。以下是由他講述的親身經歷:
做了贰拾年外貿,頭壹次來伊朗,我就成為了第壹批從伊朗成功出逃的中國人。
6月13號凌晨,以色列空襲伊朗。壹早醒來,我看到新聞,心想,打仗了。本能告訴自己別猶豫,趕緊走。
我立刻去火車站買票,謀劃陸路和水路幾套方案。在路上,伊朗的酒店房東邊開車邊安慰我,“別太擔心,我們都習慣了。”
當時,我已經結束了在德黑蘭的工作,正在伊朗中部壹座叫作亞茲德的小城游玩,那裡距離德黑蘭有近拾個小時的火車車程。在街道上,我看到當地人們的生活壹如往常。
但我感到焦慮,擺在面前的是壹個可能改變自己命運的選擇:是北上走陸路回到德黑蘭,還是聽取朋友的建議,南下走水路去港口阿巴斯?(注:阿巴斯港在霍爾木茲海峽沿岸,是伊朗南部的主要港口城市,同時也是伊朗重要的非石油貨物進出口樞紐。)
伊朗房東建議我,去港口吧。因為擔心陸路口岸被封,我決定去南邊賭壹把。如果失敗了,就用第贰套方案,坐朋友的物流車,偷渡到阿塞拜疆。
之所以考慮去阿塞拜疆作為備選,也是因為我的這位客戶朋友是阿塞拜疆人,去了那裡算個依靠。我在國內頭部企業做國內品牌出海贰拾多年了,每年有柒八個月都在國外跑著,有不少國外朋友。
盡管如果走水路失敗了,再去阿塞拜疆,需要幾乎穿越整個伊朗;但我就得這麼幹,我必須出來,因為每壹天的戰事局面完全都不壹樣。
我回到酒店等待夜晚降臨,乘火車出逃。整個下午,我刷刷手機,看看電腦,但實際上根本沒心情,總感覺戰斗機在頭頂上轟鳴,也分不清是伊朗還是以色列的。-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