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24 | 來源: 大紀元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中國經濟持續下滑,失業率不斷攀升,消費萎靡不振,中共當局推出多項措施試圖“提振和擴大消費”,提出對消費重點領域進行信貸支持。此舉被指讓民眾貸款消費,有分析認為不會有實效。
6月24日,據中共央行官網消息,近日,中共央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商務部、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金融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的指導意見》,推出所謂19條促消費的措施,涵蓋增強消費能力、擴大消費領域金融供給、挖掘釋放居民消費潛力、促進提升消費供給效能、優化消費環境和政策支撐保障等六個方面。
該文件稱,要在消費重點領域和環節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強化消費時的金融供給,發展債券、股權等多元化融資渠道雲雲。
該文件引發了中國網友壹片嘲諷,“想靠降點息,發點消費券,讓老百姓掏空存款,甚至負債消費。也就是說,你現在變成長工還不行,要變成奴隸才行。”“通篇都是貸款消費,說的好像貸款不用還壹樣??前面出了這麼多刺激貸款的政策有用嗎?”“竟然是支持我貸款消費?那好吧,零利息我也不貸款。”“債務本來就夠大了,還要搞貸款消費,有點諷刺,普通人的工作能穩定嗎?工資漲了嗎?”“放貸,化債,沒了。” “投資加杠杆的路子已經走不通了,就消費加杠杆是放大招!”
還有網友批評,當局政策政策變來變去,但是對於實質的分配不公、特權利益根本不動,空喊促消費,“底層邏輯就是打死不動分配,解決除結構性矛盾以外的壹切矛盾。”“最近想做本地創業,人脈是足夠的,因此了解到了壹些省內商業運轉背後的權力關系。心徹底涼了。賺錢產業背後,幾乎無壹不是白手套占大頭。有點搞笑”。
財經評論人士蕭易分析,“強化消費時的金融供給,就是借錢讓居民消費,通篇都是利用技術手段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而無實質上如何支持居民就業增收”。
他認為,要想真正提振內需,就要提升居民收入、穩定就業和重建消費信心,“而這就觸及到結構性改革的敏感地帶,涉及中共制度調整與利益再分配,因此新措施不會有實效”。
此前,中共當局通過降低存款利息等手段不斷出台政策,意圖扭轉消費低迷的局面,但是,都沒有起到效果。
有中國網友指出,“不動特權階層的利益,不增加老百姓收入,出啥招都是『自娛自樂』,沒任何用”。
中國經濟持續下滑,消費低迷,中共當局推出促銷費措施,被指無效果。圖為上海壹家冷清的商場。(網絡視頻截圖)-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