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25 | 來源: 在人間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伊朗當地時間6月24日上午,美國總統特朗普(专题)宣布以色列(专题)和伊朗停火協議生效。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當日在致伊朗人民的公開信中表示,經過伊朗人民英勇抵抗,這場由以色列挑起、持續12天的戰爭宣告結束。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則在當日宣稱,以色列取得“歷史性勝利”,並表示“我們徹底摧毀了伊朗的核計劃”。以伊雙方公布傷亡數據,以色列28人死亡,伊朗610人死亡,4746人受傷。
真的會停火嗎?壹種“將信將疑”的情緒,籠罩著伊朗首都德黑蘭。壹位朋友打電話給鳳凰衛視駐伊朗記者李睿,表示對於停火自己“只信50%”,“很難相信戰爭結束了……”
李睿今年46歲,曾是高中歷史老師,2005年赴伊朗沙黑德百海希提大學教中文,她精通波斯語、英語,後擔任鳳凰衛視駐伊朗首席記者總共19年。她是從當地時間6月22日開始寫戰地日記的,那天美軍對伊朗核設施發動襲擊,被視作是以伊沖突升級的重要節點,在此之前,即便德黑蘭上空響起過無數次爆炸聲,她也從沒真正害怕過,“但美國出手了,大家都覺得局勢真的開始失控了”。
在她的日記裡,德黑蘭整座城市經歷了“咚咚咚”地肆處爆炸,路上車擠成壹團,恐慌蔓延:
鄰居老太太因另壹半住院獨自在家,問她是否因為她是中國人,所以這棟樓能免於轟炸;
為她工作的清潔工嚇壞了,為了躲避轟炸從德黑蘭逃回老家後,又重新回來工作,因為還要賺錢養家;
醫生護士把家人送往鄉下躲避戰火,自己留下照顧源源不斷湧入醫院的傷員;
當地華商不得不離開辛苦打拼多年的產業,卻遲遲沒有等來接他們的船只;
曾經參加過兩伊戰爭的伊朗出租車司機告訴她,這次的沖突更可怕,因為“德黑蘭成了壹座不設防的城市”……
這些生活在李睿周圍的伊朗普通民眾的恐懼、掙扎與希望被逐字逐句地記錄下來,她寫道:“戰爭中,付出最大代價的永遠是普通人。”
目前日記更新到6月24日以伊停火後,以下是她的記述:
“伊朗媽媽說,大家的心理防線在崩塌,社會信心在瓦解”
今天是6月22日(伊朗時間),壹個重要的節點。美國終於下場了。
其實從昨天晚上開始,我就有些失眠,心裡莫名不安。看到美國調動了B2轟炸機,我第壹時間發了短信問教授。教授回復說:“應該不會的,你放心。就算動手,也是炸福爾多核設施,其他地方是安全的。”
早上肆點多我還是驚醒了。台裡說美國轟炸了福爾多核設施(位於伊朗庫姆市以南約30公裡的壹處山區),要我連線。我愣住了,明明知道美國可能會下場,但真到這壹刻,還是無法形容我內心的沉重。不是震驚,是那種巨大的、難以承受的悲哀和恐懼。我為伊朗感到擔心。我也在想為什麼大多學者都會預料不到美國會突然動手。是不是伊朗人又被特朗普耍了?-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