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6-27 | News by: 沈星 | 有5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蔡先生走了。
这消息来得突然,却又在情理之中。他向来活得洒脱,死得也洒脱。电话那头的人说,他走时很安详。我想象他躺在床上,嘴角或许还挂着一丝笑意,仿佛只是暂时合眼,随时会醒来再谈几句人生。
我与蔡先生相邻而居多年。隔一条马路,他每每得了什么好吃的,便打包一份,打个电话来,只一句:"放在门房,自己下来拿。"话毕即挂,从不拖泥带水。我下楼去取,总见那食盒整齐地搁在门房老张的桌上,食盒尚温。
他便是这般人,施惠于人而不以为意,受惠于人亦不挂怀。我行我素四字,他当得起。
后来我搬走了,住处远了,见面便少了。但每隔些时日,他仍会来电,约在茶楼相见。一壶铁观音,几样点心,便可聊上大半天。他说的话,往往出人意表。论美食,他说:"好吃的东西不一定要贵,贵的也不一定好吃。"谈人生,他道:"活着已经够苦了,何必再为难自己。"这些话,初听平淡,细想却极有道理。他的屋子里堆满了书和字画,他说那都是他的朋友。
他教我许多东西。如何辨别一条鱼的新鲜与否,如何欣赏一幅字画的妙处,如何在不如意时仍保持心境平和。这些学问,书本上未必有,他却信手拈来。到现在我也觉得,他是我的人生导师。
最后一次见他,是在酒店。他瘦了许多,精神却还好。床头柜上摆着一盒杏仁饼,他示意我取用。"味道不错,"他说,"带些回去吧。"仍是那种语气,淡淡的,仿佛我们明天还会再见。
如今他不在了。我看着照片里熟悉的面容,忽然想起他常说的一句话:"活着的时候开心些,死了也没什么可惜的。"他活了八十多岁,按他自己的说法,算是"够本"了。他一生洒脱,死时也无甚牵挂。留下的,不过是几本书,一些字画,还有我们这些受他影响的人。
一切从简,正合他意。我对着大海鞠了三个躬,阳光正好,我想起他最后一次给我的杏仁饼,尚余两块,放在家里的橱柜中。-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