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1 | 来源: RFI 华语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德战略专家投书法媒:中国是否正在错失机遇? https://t.co/V0uIR226gj pic.twitter.com/NsQW8fKgHs— RFI 华语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RFI_Cn) July 1, 2025
德国Lupus alpha投资公司的战略总监马库斯·楚伯(Markus Zuber)7月1日投书法国《论坛报》议论栏目,指出面对一系列结构性和政治挑战,中国似乎正在远离其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梦想。依他之见,在习近平日益加强的威权统治下,中央集权模式的局限性愈发明显。房地产危机、产能过剩、人口危机:这些内部弱点正在拖累亚洲巨人的发展势头。
中国面临的重大结构性挑战
楚伯在文章开头写道,中国正面临着如此重大的结构性挑战,以至于这个国家可能永远无法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这种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他进而阐释,自2012年以来,习近平发起的政策根本性转变阻碍了中国的崛起。尽管他的前任们致力于经济开放和相对集体化的权力运作,但当前政府日益高压的内政政策标志着与过去几十年改革政策的彻底决裂。
中国问题专家的观察
楚伯提及,中国问题专家约尔格·武特克(J?rg Wuttke)三十年来密切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与Lupus Alpha客户的晚宴上,他分析了中国近期形势指出:“习近平领导下的威权转向导致政治体系越来越脱离现实。” 根据武特克先生的观点,中国现在由一位年迈的领导人统治,他生活在一个“回声室”中。在习近平治下,北京政府中那些开明且见多识广的政治家们都变成了唯唯诺诺的应声虫。这正是威权体制的根本困境:权力越集中,对潜在失误的制衡就越少。
经济增长的结构性限制
楚伯评估,政治瘫痪正在加速中国走向“中国巅峰”,即其发展达到顶峰的时刻。这背后隐藏着重大的经济动荡。约15万家国有地方企业负债累累,几乎没有一家能够盈利。在31个省份中,有12个陷入困境。曾经充满活力的大都市上海,根据武特克的个人观察,现在因新冠疫情而发展放缓。这是一场悲剧。而曾经被誉为模范地区的天津,如今正濒临财政崩溃的边缘。
中国的结构性弱点在房地产市场和系统性产能过剩问题上表现得尤为明显。9000万套公寓空置,房地产市场处于最低谷,象征着资源浪费和资本配置失当,就像中国140家 (!) 汽车制造商一样,它们每年在450家工厂生产2300万辆汽车。这些产能过剩是体制固有的,直接源于习近平的中央集权方法,这种将政治指令与经济低效相结合的方式注定失败。
社会紧张局势
楚伯指出,中国社会也存在紧张局势:一方面,有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他们代表着国家的创新潜力。各省雇佣着能力极强的人才,其中一些人曾在国际顶尖大学深造。另一方面,高失业率,特别是在这部分人群中,造就了一代怀才不遇的年轻人,无法发挥他们的才能。城市精英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村人口之间的巨大鸿沟,进一步构成了中国发展的障碍。
人口危机加剧问题
楚伯强调,更不用说人口发展趋势,这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问题:随着每名妇女仅生育1.1个孩子——上海甚至只有0.6个——中国正面临着世界上最严重的老龄化危机之一。劳动年龄人口自2018年以来就开始下降。考虑到明显的结构性和人口问题,实际增长率可能只有2%至3%,远低于官方宣布的5%。
美国世纪的延续
楚伯表示,随着中国面临这些多重问题,21世纪可能仍将是美国的世纪。即使是在特朗普治下,尽管其政策备受争议,美国经济的坚实基础依然完好无损。美元继续主导国际金融体系,美国的创新能力保持不变。
实际上,美国拥有灵活的体制、充满活力的创新文化,尤其是政治自我纠正的能力。而中国则面临所有威权体制固有的问题:它无法进行自我改革。这种在适应能力上的根本差异,将决定谁能赢得地缘政治竞争。
欧洲的机遇
楚伯认为,中国看起来仍然强大,但问题依然显而易见。同时,经济和投资者正深受美国当前政策的影响。这为欧洲开辟了新的视角,欧洲可以与中国发展战略伙伴关系。实际上,即使增长率估计低于3%,中国仍然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市场。尽管中国近期在许多技术领域取得了领先地位,但欧洲在智能医疗、生物技术或尖端工业技术等领域仍具备保持竞争力的优势。-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