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4 | 來源: 央視/中國新聞周刊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當地時間4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發言人納伊尼向以色列(专题)發出警告,如以色列再次發動襲擊,伊朗將不再有任何“紅線”。他表示,伊朗的快速反應打亂了敵人的算盤,需要觀察戰爭的目標才能知道誰贏誰輸。(總台記者 李健南)
總台記者獲悉,據國際原子能機構消息,該機構核查人員在近期的軍事沖突期間,停留在伊朗首都德黑蘭。當地時間4日,這些人員安全離開伊朗,返回位於維也納的該機構總部。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格羅西強調,該機構與伊朗談判,以盡快恢復在伊朗的基本監測和核查活動至關重要。(總台記者 李健南)
伊朗以前不准備制造核武器,但現在不壹定了
當地時間7月2日,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正式暫停伊朗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合作。這意味著,伊朗不再接受有關禁止核擴散的國際檢查,國際社會也將無從得知伊朗核設施在“12日戰爭”中的真實受損情況。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當天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說,合成高濃縮鈾的伊朗福爾多核設施已經在美軍此前的轟炸中“嚴重受損”。這和伊朗官方此前的描述不同,但卻和美國國防部發言人帕內爾7月2日的聲明接近:美方認為伊朗的核計劃“已被推遲約1至2年”。然而,這些話到底是事實,還是煙霧彈?國際知名核不擴散專家、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美國物理學會會士弗蘭克·馮·希佩爾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給出了完全相反的判斷:美以對伊朗核設施的攻擊,沒能摧毀伊朗制造核武器的高濃縮鈾原料,如果伊朗下定決心,在1至3周內就能制造出核武器。
不少分析認為,美方連續釋放出伊朗“核能力被毀”的消息,是為了符合總統特朗普(专题)宣稱的“勝利”;而伊朗方面的信息,壹方面是為了掩護真正的核計劃,壹方面則是為了避免戰火重燃。特朗普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如果情報部門認定伊朗仍能將鈾濃縮推進到“令人擔憂的水平”,他將“毫無疑問地”再次對伊朗發動空襲。
作為伊核問題談判的重要參與者,希佩爾還對《中國新聞周刊》說,據他所知,伊朗壹直都沒有真的制造核武器的計劃。“直到(6月13日的)戰爭之前,伊朗始終認為,只要他們擁有能合成高濃縮鈾的能力,就足夠有威懾力了。但很顯然,這種威懾沒有阻止美國和以色列這兩個有核國家轟炸伊朗。所以,我現在不確定,伊朗是否覺得自己必須真正擁有核武器”。
希佩爾是全球最資深的核不擴散和裁軍專家,曾擔任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助理主任,現任普林斯頓大學科學與全球安全項目資深物理學家和榮譽教授,他也是中美等17國核專家組成的國際裂變材料小組(IPFM)聯合主席。他深度參與了美蘇結束核軍備競賽的談判,並在歷次伊核問題談判中提出關鍵建議,為美、伊雙方代表采納。-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