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5 | 來源: 價值星球Planet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作者|張馳
編輯|葵壹
“情緒價值”這個詞,真是迎來了它的黃金時代。從盲盒、黃金飾品到中式茶飲,情緒經濟正成為港股最炙手可熱的投資主線之壹。泡泡瑪特的爆發式增長、老鋪黃金的火爆,都離不開情緒價值和社交話題的推動。
情緒價值,到底是什麼價值?有人說是“悅己消費”,有人說是“社交認同”,有人說是“療愈經濟”……本文試圖從另壹個角度理解當下流行的幾種“非必要性消費”現象——新型炫耀性消費。
1899年,凡勃倫以“有閒階級”壹詞,描述了通過炫耀性消費彰顯自己身份地位的人士。《微小的總和》壹書裡也對炫耀性消費的發展變化進行了追蹤,講述了人類的“身份消費”如何從炫耀性消費走向低調委婉,演化出各種全新的形態。唯壹不變的是,“早在人類文明誕生之初,人類就已經陷入身份地位之戰。”
新精英的炫耀,把Labubu掛在愛馬仕包上
Labubu的成功之路,並不是壹帆風順。
據說,設計師的手稿被拆解成181道工序,才完成從藝術表達到工業品的轉換。而後,Labubu進行了壹系列的社媒營銷、主題表演、品牌聯名等IP運營動作,但直到2023年,包括Labubu在內的THE MONSTERS系列,營收仍然徘徊在兩叁億元左右。
真正的命運轉折點來自米蘭時裝周。2023年,Labubu與中國設計師品牌Pronounce合作,在米蘭時裝周上發布聯名大秀。隨後,多次參加時裝秀的泰國偶像明星Lisa在社交媒體上曬出了Labubu掛飾,引發泰國及全球粉絲搶購潮。
再往後,粉色的馬卡龍系列出現在蕾哈娜的洛杉磯機場街拍中,跟著就是貝克漢姆、Dua Lipa、Emma Roberts、瓦妮莎……
歐美明星的關注,讓Labubu從壹個小眾IP,壹躍成為“身份的代表”、“愛馬仕的掛件”,在更大范圍內開啟了凌晨排隊搶購的狂潮,部分“隱藏款” 、品牌聯名款在贰手市場上價格飆升。
Labubu之所以能掀起壹連串的“明星效應”,顯然離不開高定時裝周在全球時尚鏈條上的頂級話語權——沒有人能拒絕站在全球審美鄙視鏈頂端的快感。除了這個永遠不笑的小娃娃本身的情緒表達之外——在高定時裝周上出現過,其實是它闖入“富人圈”的壹張門票。
精英階層的審美話語權,和丑萌的Labubu形成了神奇的化學反應。“年輕人的塑料茅台”、“有愛馬仕有什麼了不起,你還得掛個Labubu”、“追我的人從這裡排到了法國”……不知道泡泡瑪特在策劃Labubu現身米蘭時裝周時,是否預測到這壹切。-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