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8 | 來源: 《改革開放中的任仲夷》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任仲夷
任仲夷是中國共產黨資深的高級幹部,1980年以後他主政廣東,創造性地執行中央的政策,使廣東尤其是特區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他也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真正的先鋒之壹”。不只在廣東,甚至在全國,任老都是廣受尊崇的改革者。如今,哲人其萎,我們不能不深切地痛惜與緬懷。
本文摘編自向明所著《改革開放中的任仲夷》壹書,也許可以說明:正因為對“左傾”思想的嚴重危害有切膚之痛,任仲夷才能夠矢志於改革開放;也正因為這種切膚之痛使先進的共產黨人凝聚了改革開放的共識,才有了中國今天的巨變。
“搶救運動”初受“左”害
1943年11月間,我和李爾重被調到北方局黨校參加整風學習。……我被留在冀南行署辦的整風學校任黨總支部書記,李爾重被留在冀南軍區辦的整風學校。
我在學校工作不幾天,就看到中共中央的電報,說延安在整風運動中發現了特務,經過揭發斗爭,有些敵特“坦白交代”供出了很多日本特務、國民黨特務和“托派”。中央在電報上說,在“搶救運動”(這時,“整風運動”已被叫做“搶救失足者”的“肅反運動”)中搞出了這麼多特務,並創造了許多經驗(如“大會圍,小會攻”,“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等等),中央表示很高興。當時,我的思想主要是感到吃驚,但對黨中央、毛主席還是深信不疑的。
壹個多月後,我和李爾重同時被調到北方局黨校去參加“整風”學習。大概進行了壹個多月的整風學習,主要是整頓學風、黨風、文風,在反對主觀主義、宗派主義、黨八股方面,的確有些收獲。
但為時不久,就開始了“搶救失足者”。那時,每個人都要寫自己的歷史,交代自己的問題,要求是“對黨壹條心,不能半條心,更不能兩條心”。審查者對每個人歷史的各個關節都要進行審查和質問,被審查的人如果答復得不滿意,就被懷疑甚至肯定為有問題,就對他們進行所謂“搶救”。而在白區工作過的幹部尤其是知識分子,更是被懷疑和“搶救”的重點對象。
這時,我的內心就開始有了疑問。特別是當黨校全體學員參加了北方局機關在“麻田”(在左權縣,中共中央北方局所在地——編者注)召開的“坦白”大會,看見搞出了那麼多的“特務”和“內奸”,我對“搶救失足者”運動就產生了更大的懷疑。
之所以產生疑問,是因為在許多問題上,在通常的情理上,我覺得有很多問題,不能不使人懷疑。在審查壹個人的歷史時(被審查者大多是黨的高、中級幹部),對許多問題表現主觀、片面、無知,特別是采用“逼供信”,甚至采用了不人道的極為殘酷的辦法,我認為都是錯誤的。
在我被“搶救”時,“積極分子”們對我搞“車輪戰”(輪班對我進行晝夜盤問、逼供),曾在壹個月中,只讓我斷斷續續地睡了幾個小時的覺(每次只叫打幾分鍾的盹)。
在我被“車輪戰”式“搶救”折磨時,黨校負責人楊獻珍同志曾“勸說”我徹底“坦白”。我向他建議說:“希望黨慎重,慎重,再慎重。”他說:“黨要你坦白,坦白,再坦白!”
我說:“我相信黨。”他說:“黨認為你有問題!”
我說:“我相信毛主席。”他說:“毛主席認為你有問題!”
他還問我:“你知道你呆的這是什麼地方嗎?”我說:“是北方局黨校。”
他說:“什麼黨校,是‘格別烏’(蘇聯的特務機關,後來音譯為‘克格勃’)!”-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