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9 | 來源: 影視風向標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作者:長風
2025 年上半年,國產劇集迎來創新浪潮,多部佳作在題材多元性、敘事實驗性、類型拓展等方面突破傳統框架。7月初,《影視風向標》編輯部聯合行業專家、觀眾代表共同評選的“2025 年上半年國劇創新性排行榜TOP10”在京揭曉。劉江導演的《絕密較量》以其在題材類型、敘事手法、人物塑造等多維度的突破性創新高居榜首,《沙塵暴》《無盡的盡頭》《濾鏡》等劇集也憑借各自的創新探索躋身榜單,共同勾勒出國產劇從內容到形式的革新圖景。
《絕密較量》領跑創新榜,科技諜戰重塑類型
在國產諜戰劇陷入同質化創作的當下,劉江執導,張楊編劇,張魯壹、高圓圓、曹炳琨、王曉晨、成泰燊、石赵{髁煜沃餮蕕摹毒芙狹俊芬浴昂肆馨踩+智能科技”的硬核題材開辟了新賽道,用科技諜戰重塑類型,重構了諜戰劇的時代基因,以9.15的高分榮獲2025年上半年國劇創新榜第壹名實至名歸。
該劇將故事舞台置於核電技術和核電站這壹國家戰略安全要地,境外間諜利用眼鏡拍照、監控屏蔽、河豚毒素、隔空遠程拷貝、翼裝飛行潛入等高科技手段實施竊取、暗殺和破壞,國安人員則以“科技對抗科技”的全新思路展開博弈,“聲紋比對鎖定嫌疑人”“用虹膜系統追蹤文件流轉”等情節,既充滿戲劇張力,又緊密貼合現實中反間諜技術的應用場景,填補了核安全諜戰題材的空白。這種將國家安全議題與現代科技深度融合的大膽嘗試,不僅讓觀眾感受到科技時代諜戰劇的全新魅力,更彰顯了創作者對時代脈搏的精准把握,堪稱國產諜戰劇在新時代的壹次代際跨越。
《絕密較量》的創新貫穿創作全流程。在敘事上,劉江導演采用國安偵破與間諜竊取雙線並行結構。國外間諜組織以暗殺、竊密、情感滲透等多種方式發動攻擊,為竊取我國核電技術情報不擇手段。國安偵查員經過初期的被動防御後,與對方展開驚心動魄的斗智斗勇,在高科技技術的加持和我方臥底情報人員的暗中相助之下,逐漸扭轉了局勢,最終取得了勝利。這種雙線敘事的方式,使得情節和懸念密度非常大,很快能吸引觀眾入戲。
在人物塑造方面,《絕密較量》摒棄了英雄人物的“神化”塑造。張魯壹飾演的國安副處長楊光、曹炳琨飾演的偵查科長都會出現判斷失誤,因此陷入自責,追捕間諜的過程中先後受傷。在紀律嚴明的國安隊伍中,兩人面對自己喜歡的人,也會出現情感波瀾,但都會很好地克制住情感的沖動。這種“去光環化”處理,讓角色更具真實感與人性溫度。
高圓圓飾演的趙亞苧更是壹個具有神秘色彩的復雜人物,其公關公司高管與間諜線人的雙重身份,讓觀眾壹度難以分辨她是敵人還是自己人,直到全劇結尾,她的真實身份才得以公之於眾,卻給楊光留下了深深的悵惘,但這就是間諜工作的殘酷性。這個角色的多面性和復雜性,也是該劇在人物塑造上的創新,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