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0 | 來源: 加西網 | 有6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溫哥華新聞 | 字體: 小 中 大
加西網編譯報道:溫哥華市府的規劃人員在推進壹項建議,將近叁分之壹的城市地區全面升級為最高 20 層的社會住房高層建築。
而且不允許舉行任何公開聽證會。
溫哥華的 社會住房計劃 將意味著至少叁種類型的社會住房高層建築將自動獲得批准。除了“混合收入”和“合作”住房外,還將有“支持性”高層住房,為邊緣群體提供現場服務。
紫色區域自動劃為最高20層的社會住房高層建築。
不少人支持在每個社區都建造社會住房,但他們認為建這麼高的建築是錯誤的。
據溫哥華太陽報報道,規劃顧問邁克爾·蓋勒(Michael Geller)表示,溫哥華的 社會住房計劃 正在推進高層建築的建設,其密度將比低層社區的住宅高出10倍,令人震驚。他還表示,研究表明,大多數社會住房的居民,尤其是兒童,在中低層住宅中會更健康、更快樂。
盡管城市規劃人員應市議會的要求,正在推動全面升級社會住房高層建築的規劃,但來自市政府和省政府的信號卻相互矛盾。
例如,5 月底,基斯蘭奴聯盟的成員認為他們贏得了勝利,因為基斯蘭奴市和省政府放棄了在第 8 街和 Arbutus 街拐角處建造壹座 13 層高的輔助性住房綜合體的計劃,該綜合體旨在為陷入困境的人們提供現場服務。
當時,溫哥華市長沈觀健 (Ken Sim) 表示,“很明顯,這個地點並不適合擬議的住房規模和類型。……如果壹個地方聚集了這麼多患有嚴重精神健康和成癮問題的人,那將是壹個嚴重的問題”。
但現在事實證明溫哥華市議會和城市規劃部門的長期意圖是自動批准——無需重新分區或舉行公眾聽證會——在該市叁分之壹的區域內建造多種類型的 15 至 20 層高的社會住房。
根據城市規劃地圖,這包括基斯蘭奴、馬波爾、基拉尼、尚普蘭高地、中央大街、Point Grey、鄧巴以及東黑斯廷斯街和商業大道的大部分地區。
該市的計劃是在該市另外伍分之壹的土地上增建高達六層的社會住房公寓樓。
更令人困惑的是,溫哥華對“社會住房”的定義非常寬泛。溫哥華市政府通常(但並非總是)將“社會住房”作為壹個總稱,指代支持性住房、混合收入住房和合作住房。
此外,根據溫哥華市政府的定義,社會住房是指“所有單元均歸非營利組織或政府所有”的項目。
邁克爾·蓋勒表示,該市的社會住房高層計劃壹直沒有引起人們的關注,但發展勢頭強勁。
蓋勒還認為這座城市對高樓大廈的追求過於狂熱。
“允許在全市如此多的社區街道上建造15到20層高的建築是非常不合適的。事實上,從城市設計和規劃的角度來看,這近乎荒謬”。
對於提供現場服務的住房,蓋勒認為,“建造150多個單元的高層配套住房並不合適”。
相反,他說:“這些建築應該限制在60個單元左右,以改善管理和社區融合。同樣,研究普遍支持為有幼兒的家庭建造較低的建築。六層樓高的限制會更好”。- 溫哥華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或許可,嚴禁轉載或摘錄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