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1 | 來源: BBC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澳大利亞 | 字體: 小 中 大
2025年7月12日至18日,澳洲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將訪問中國。這是他擔任總理的第贰次訪華之旅,也是他今年連任後的首次訪問。預計他將訪問北京、上海與成都。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上證實了阿爾巴尼斯為期壹周的訪問行程,並表示中國期待以此次訪問為契機,加強中澳溝通,增進互信,拓展務實合作。
對此,有分析指出,此行延續了2023年他帶領澳洲工黨重返執政後,以總理身份訪問北京的“破冰之旅”的對話勢頭,這是因為,作為澳洲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對澳洲經濟至關重要。
阿爾巴尼斯以柒天的訪問行程,顯示其對兩國關系的高度重視。
然而,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川普)發起的關稅戰越演越烈、美中角力加劇的背景下,作為美國的西方盟友,坎培拉與北京之間涉及達爾文港爭議、楊恒均案、稀土能源合作、經貿往來的未來走向,以及阿爾巴尼斯面對澳洲國內政治的挑戰,皆為此次訪問增添復雜性。
對此,中國研究專家、日本國際教養大學(AIU)助理教授陳宥樺向BBC中文分析,阿爾巴尼斯此行符合北京與坎培拉雙方的長期政治目標,盡管雙方對外宣稱的目標可能難以實現。
陳教授認爲,為期柒天的訪問,重要性在於美國對中國與澳洲施加的地緣政治壓力。他說:“北京對‘川普2.0’的解讀已毫無懸念,不同於‘川普1.0’時對美國尚存共同合作的期待,因此如何拉攏在中美競爭中的其他國家,是北京思考對澳政策的關鍵;而坎培拉則從增加軍費、奧庫斯(AUKUS)聯盟及關稅等議題中,感受到美澳同盟的不確定性。”
陳教授因此強調,阿爾巴尼斯長達柒天的中國之行,正是基於雙方希望穩定雙邊關系的考量所規劃。“對中國而言,這是針對美國權力平衡的策略;對澳洲而言,則是進行避險,特別是阿爾巴尼斯可能希望在穩定與中國的關系後,再與川普進行面對面的會談。”他補充道。
國際關系學者、澳洲國立大學(ANU)博士後研究員陳星宇(Edward Chan)對BBC中文說,此次訪問的亮點無疑將是與習近平主席的會晤。他預期此行主要旨在彰顯澳洲與中國貿易關系的延續。
此外,陳星宇還解釋,根據去年11月雙方會晤的聲明,能源轉型與氣候變遷等議題亦可能名列議程。雖然中國駐澳洲大使肖千提及兩國在人工智慧(AI)領域深化合作的潛力,但他認為,鑒於澳洲國內的反對聲浪,兩國能否合作仍是壹個大問號。
BBC中文剖析此次訪問的伍大看點,探討其對中澳關系及澳洲國內政治的影響。
阿爾巴尼斯的工黨政府已經宣布,澳大利亞與太平洋各國將迎來新時代。但他的中國政策更是全球焦點。
看點壹:達爾文港爭議——地緣政治的敏感神經
達爾文港位於澳洲大陸最北端、距離亞洲最近的深水港,自2015年北領地政府以5.06億澳元將其99年租賃權授予中國嵐橋集團後,相關爭議不斷,折射出中澳關系的起伏跌宕。
事實上,該港口不僅是澳洲對亞洲的貿易門戶,更是美國海軍陸戰隊與澳洲海空軍的駐紮地,具備顯著的軍事戰略價值,是“第贰島鏈”的重要節點之壹。贰戰期間,達爾文港曾遭日軍63次轟炸,凸顯其作為印太地區戰略要地的歷史角色。如今,在中美地緣政治角力加劇的背景下,達爾文港的控制權問題再次浮上檯面。
阿爾巴尼斯在2025年大選期間明確表示,若連任成功,其政府將以“國家利益”為由,尋求從嵐橋集團手中收回達爾文港經營權,他強調“澳洲的港口應由澳洲人管理”。阿爾巴尼斯在勝選連任後,於今年4月接受澳洲廣播公司(ABC)采訪時表示,坎培拉正積極尋找買家,包括澳洲養老基金,且不排除動用聯邦政府資金直接介入。-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