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2 | 來源: 霞光社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大家好,我是馬裡奧。
今年上半年,飽受美國政府“幺蛾子”折磨的國際生,已經有人用腳投票選擇出逃。
正如《世界大學新聞》剛發表的壹篇《亞洲是否能成為全球人才的“避難所”》,就討論了新加坡、中國香港&內地、韓國、日本積極敞開大門,撿漏留學生。
然而,在壹眾老牌亞洲留學國家中間,壹個幾乎從未被留意到的國家,卻因獨特的地緣政治優勢,“收留”了很多留學生而翻紅——哈薩克斯坦。
據過來人說,與歐美國家壹年動輒贰叁拾萬的花銷相比,在這裡留學壹年花費可以控制在5萬以內。
那麼都是誰選擇了去這裡留學?又是為什麼呢?
未被中國人開發的“留學藍海”
彭然是哈薩克斯坦國立大學在2024年錄取的博士研究生之壹。
從考公大省的國企辭職,千裡迢迢來到中亞留學,彭然的選擇似乎小眾費解。但人的流向與遷徙,總是某些深層趨勢的具象折射。
在全球地緣政治關系風雲變幻的今天,留學生在規劃留學時往往更加理性,不僅關注學校的排名和專業優勢,還會深入了解目標國家的教育政策、就業環境以及與中國的雙邊關系。
留學目的地的選擇也因此“東升西降”:
美國因地緣政治緊張、專業限制和安全問題,在留學環境綜合評估中排名下滑至第肆,對中國留學生的吸引力有所減弱。
而在“壹帶壹路”倡議推進下,壹些沿線國家如馬來西亞、哈薩克斯坦,因高校在QS排名中的表現提升以及較低的學費成本,成為性價比之選。
■哈薩克斯坦經濟中心阿拉木圖
中國留學生的紛至沓來,也是中國與中亞間日趨緊密的經貿文化往來的縮影: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2024年,中國與中亞伍國(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貿易總額達948.2億美元,相較2023年增長率約為6.06%。
中亞,壹個毗鄰中國卻長期以來喑啞無聲的廣袤地域。
旅行作家劉子超曾在2011-2019年間數次深入這片亞洲腹地,他用“失落的衛星”來形容這壹隱秘的角落:這壹片易被世人遺忘的土地,在全球化的邊緣與大國的夾縫中艱難校正著自己的軌道。
而現在,中亞似乎不再失落。
對彭然來說,選擇來哈薩克斯坦留學,絕非壹時興起,而是深思熟慮。
他碩士階段在壹所“末流985”院校讀工科,畢業後進入濟南的國企做職能崗位。-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