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3 | 來源: 德國之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欲知詳情,請看:https://t.co/nDSwhVQgtK— DW 中文- 德國之聲 (@dw_chinese) July 13, 2025
在申根區自由通行被視為理所當然的歐洲,壹些國家正在悄然恢復邊境檢查。這能解決移民和安全等問題嗎?
本周,波蘭在與德國和立陶宛的邊境恢復了邊境檢查。這不是申根國家重啟邊檢的第壹例。對這壹措施的解釋通常是,這是為了遏制非法移民、打擊人口販賣或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但許多分析人士認為,這或許表明,被視為歐洲壹體化和身份認同象征的歐盟內部自由行正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波蘭總理圖斯克表示,這些管控是暫時的,旨在阻止人口販賣和非正規移民。就在幾周前,德國總理梅爾茨(又譯默茨)領導的新保守黨政府加強了已有的對包括波蘭在內的所有陸地邊界的檢查。在布魯塞爾的許多觀察家看來,歐洲國家的團結協作已讓渡給了突出本國利益。
何為申根區?
申根區成立於20世紀90年代,目前允許29個歐洲國家公民免護照旅行,涵蓋歐盟大部分地區以及挪威和瑞士等幾個非歐盟成員國。它促進了超過4.5億人的自由流動,並通過取消貨物、服務和人員的內部邊境檢查,鞏固了歐洲單壹市場。對於企業、通勤者和旅客而言,申根區是歐盟最實在的成就之壹。
布魯塞爾歐洲政策研究中心(CEPS)的移民研究員科隆比(Davide Colombi)認為,近期波蘭與德國之間的邊檢爭端符合歐洲范圍內壹個更廣泛的趨勢。
自2015年巴黎恐怖襲擊以來,法國就開始進行邊境檢查。2015年9月,奧地利於難民危機最嚴重之際首次對其與斯洛文尼亞和匈牙利的邊境實施管控,此後每六個月延長壹次,理由是移民壓力和內部安全問題。
克羅地亞2023年加入申根區不到壹年,鄰國斯洛文尼亞就開始在與克羅地亞邊境實施檢查,理由是移民數量增加以及對有組織犯罪的擔憂。長期以來壹直拒絕嚴控內部邊境的德國,去年秋天開始擴大邊境管控,歐盟委員會迄今尚未對此提出正式質疑。根據歐盟法律,此類檢查僅在特殊情況下允許,並且只能是臨時性的。
象征性大於實際作用
“這些邊境管控純粹是象征性的政治操作,並沒有真正起到遏制移民的作用,”盧森堡大學客座教授尼納貝爾(Birte Nienaber)對德國之聲表示。她強調,隨著歐洲極右翼勢力的崛起,民粹主義敘事在各黨派中日益盛行。中間派領導人面臨著在移民問題上展現“強硬”態度的壓力——而邊境管控是壹項受公眾歡迎的、肉眼可見的措施。
但邊檢究竟有多有效?官方統計數據對申根區內邊境檢查的針對性提出了質疑。德國警方表示,今年春季加強邊境檢查的第壹個月,僅有160名尋求庇護者被拒之國門外。波蘭媒體報道稱,5月至6月中旬,德國將約1000名移民遣返波蘭,這壹數字與往年並無顯著差異。
“人口販子或那些試圖非法入境的人非常清楚如何避開官方檢查站,”移民專家尼納貝爾說道。“這些管控措施並不能阻止他們,只會制造出壹種盡在控制中的假象。”
研究員哥倫比也認為,此類政策更多是表象,而非實際效果。他強調,歐盟成員國迄今為止未能證明這些管控措施在遏制移民或防止恐怖襲擊等方面的必要性。
對經濟的負面影響
與此同時,邊境地區,尤其是盧森堡、奧地利和波蘭等地的邊境城鎮,已經感受到了負面影響:通關等待時間更長、供應鏈中斷以及跨境本地企業面臨的經濟壓力越來越大。
歐洲議會的壹項詳細研究估計,恢復內部邊境檢查會導致大量時間損失:汽車每次損失10-20分鍾,重型車輛損失30-60分鍾,並給運輸部門造成約 3.2 億歐元的損失——這還只是延誤,而不是更廣泛的經濟影響。
專家警告稱,恢復邊境檢查將減緩貨物流通,擾亂即時供應鏈,並增加運輸成本,尤其是在農業、零售和制造業等物流密集型行業。跨境工作者將面臨更長的通勤時間,而邊境地區的小企業可能會失去重要的客戶。對於普通民眾來說,這可能意味著邊境排隊時間更長、商店物價更高,以及獲得跨境服務和就業的機會減少。
沒有申根,歐洲會怎樣?
哥倫比表示,與這些實際的負面影響相比,象征性的損失可能同樣深遠:“申根區是歐洲人身份認同的最顯著標志之壹,也是壹項有目共睹的成就。” 壹旦申根區解體,民眾感知歐盟作為超越國界願景的最切實途徑將不復存在。-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