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3 | 來源: 菲訊新世界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據《馬尼拉時報》網站報道:國防部長特奧多羅(Gilberto Teodoro Jr.),負責本國國防、軍事戰略與國家安全的內閣要員,卻持有壹本馬耳他護照,擁有菲律賓與該歐洲國家的雙重國籍。
《馬尼拉時報》取得的文件顯示,特奧多羅於2016年12月22日獲發馬耳他護照(編號12xxx34),效期拾年。該護照上所列數據報括其全名(Gilberto Eduardo Gerardo Cojuangco Teodoro Jr.)、出生日期與出生地(菲律賓)。
根據菲律賓法律與憲法原則,擔任公職者,尤其是內閣層級官員,禁止擁有雙重國籍。
法律專家警告,特奧多羅持有外國國籍不僅可能構成技術性違規,更可能嚴重違反國家安全原則,其後果包括失去資格、違憲訴訟甚至刑事責任。
特奧多羅於2023年6月獲馬科斯總統任命為國防部長,此前曾於2007年8月至2009年11月擔任同壹職位。
“黃金護照”制度
特奧多羅可能是通過馬耳他備受爭議的“投資入籍計劃”取得該國國籍。
所謂“黃金護照”制度,因允許富有外籍人士通過大筆投資換取國籍,該政策遭歐盟嚴詞譴責。
報導指出,馬耳他此項計劃至少須向政府捐獻60萬歐元(約3964萬比索),另須購買或長期租賃不動產,並捐款予慈善組織。
入籍者還須向馬耳他宣誓效忠。
法律學者指出,這類誓言直接違反菲律賓法令與憲政原則中“對國家忠誠不贰”的要求,尤其對涉及國安職位者而言更為嚴格。
歐洲法院(ECJ)於2024年作出劃時代裁定,宣判馬耳他此類投資入籍計劃違反歐盟法律,稱其“使取得國籍淪為單純商業交易”。
該裁決響應歐盟執委會的指控,指此類做法將國籍變為商品,不僅危及歐盟國籍體系完整性,也帶來貪污、洗錢與外國幹預風險。
法院警告,該計劃“破壞成員國間的互信”,根本性地侵蝕了“國籍應為政治文化身份連結,而非可供交易之商品”的觀念。
馬耳他政府雖承諾檢討相關機制,仍辯稱此計劃自2015年以來為其創造逾14億歐元收益。
對菲律賓而言,相關影響同樣不容忽視。若特奧多羅確曾參與此制度,無論其動機為何,都可能引發對其忠誠度的疑慮,甚至成為潛在外交風險。
壹名不具名外交分析人士指出:“馬耳他此計劃從未關心文化融入,它本質上是為超級富人開通通往歐洲後門的手段。若本國防官員循此方式入籍,這不僅觸發法律紅線,更涉及國際信任問題。”
雙重效忠與違憲風險
《2003年國籍保留與重新取得法》(RA9225)與1987年憲法均明確表示,“雙重效忠有害國家利益”。
若特奧多羅在就任國防部長前未正式放棄其外國效忠,其職位合法性恐遭質疑。
RA9225第5條明訂,欲擔任公職者須“正式放棄對其所入籍國家的效忠誓詞”。
公務員委員會亦指出,凡經歸化取得外國國籍者,若未宣誓放棄,則不得擔任公職。
2015年最高法院於“Arnado案”(GR 210164)中裁定,壹名地方官雖恢復菲律賓國籍,卻仍使用美國護照,構成繼續效忠外國,故取消其資格。此壹“Arnado原則”現已成為審查雙重效忠案件的重要依據。-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