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4 | 来源: 旅界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走容易,回来难。
▲
栏目 | 文旅商业评论
领域 | 民航业
01
这两天,我看到路透社一则关于“英国航空和中国政府要免签”的新闻报道,颇为有趣。
近日,英国航空一位高管在上海公开表示,希望中国把英国公民纳入30天免签政策的国家名单,以此来增加中英航线的市场需求。
事实上,自去年暂停北京—伦敦航班以来,英航就一直在观望。
而中国这边,免签政策的扩容动作也确实在持续推进,截至今年6月,中国的30天免签政策已经覆盖了55个国家。
但偏偏,里面没有英国。
去年,英国护照持有者虽然被纳入了中国240小时过境免签,但对更看重本国客流的外航来说,这远远不够。
也正是在去年10月,英国航空暂停了飞往北京的航班。
当时,他们用词很讲究,不是“suspend”(停飞),而是“pausing”(暂停)。
说得体面,像是一次短暂的冷静期。
在发给旅客的邮件里,英航还特意写明:“我们仍将提供每日飞往上海和香港(专题)的航班服务。此次航班暂停仅涉及2024年11月至2025年11月之间的航班安排,我们会对航班运营时刻进行持续评估。”
说白了,就是在给自己留后路。
由此,这一次站出来喊话的,是英航而不是英国政府,就比较耐人寻味。
或许我们可以理解为这家欧洲老牌航司对回归北京市场,其实有一定的迫切需求。
毕竟,北京—伦敦航线已经飞了44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中欧直飞通道,承载着两国旅客不少回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