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6 | 來源: 極晝story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供兩個兒子上完大學,又給家裡買下農民房,黃敏麗才開始考慮自己的養老問題。那時她已近50歲,在疫情中丟了百貨銷售工作,再去找活兒幹,都說她年紀大了。回到城中村的超市賣蔬菜,每天清晨起來搬貨,身體逐漸吃不消。去社保局壹打聽,得知自己的社保還得熬7年多。
“按時退休,早拿退休金”的誘惑出現在短視頻裡,很快擊中這樣壹群大齡打零工者。為了在當下環境裡有個養老保障,又不麻煩子女,他們多數瞞著家人,跟公司簽了合同,交出積蓄,以為找到安享晚年的可能。
黃敏麗等了4年,直到今年叁月,廣州多家號稱能提供補繳服務的公司出現拖延退款、業務員失聯的情況,被媒體曝光,接著立案調查,她才徹底明白陷入騙局。住院的壹周,她腦子停不下來——如果身體垮了,不能上班了,還怎麼繼續供社保?沒有社保,以後生病又怎麼辦?
壞消息是從妹妹那裡傳來的。今年3月30日,廣州藝嘉咨詢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藝嘉”)的社保補繳委托協議到期,本應補完121個月的172909元,如果操作失敗,也會在15個工作日內退還全款。但妹妹的個人賬戶始終沒有動靜,她女兒上網搜索,發現已經有人碰到麻煩——業務員踢皮球、玩消失,或提出分期退款,流程或長達拾幾個月。
53歲的黃敏麗聽說時,正在家裡看電視,第壹反應是不相信。她也和這家公司簽過協議,想補上之前7年半打零工的社保空白期。找妹妹借了肆伍萬,搭上手頭的積蓄,壹共交出140760元。等待完成補繳的時間裡,她打工供社保,空白期在縮短,公司因此退過她4萬,讓她覺得挺靠譜。
兩個兒子工作後,黃敏麗和丈夫就各拿各的銀行卡,自理財務。補繳的錢是她存了伍六年的積蓄,盤算如果能領到退休金,壹年幾萬塊,很快會回本。
沒想過要仰仗孩子養老。她自己就是在外地成家,只有春節回去,沒給父母出過多大力。她的兩個兒子,壹個在東莞做銷售,壹個在廣州做行政。以後他們組建家庭,也要養老婆孩子,房貸車貸都要還。黃敏麗想,有份社保,“起碼不會餓著自己”。
現在這份在超市的工作,需要她5點起床,5點半到崗,晚上6點下班,每個月只有兩天休息。作為采購員,她被分配到捆菜、打包、上貨的環節。最累的是上貨,要把叁肆拾斤蔬菜壹箱箱從貨車上搬下來,捆好後,再搬到貨架上。
重復的彎腰、蹲起,讓黃敏麗的腰直不起來,站久了,膝蓋也疼。每天回到家,她只想躺著不動,吃飯隨便對付幾口,小心用藥控制高血壓,沒有精力再去跳廣場舞。父親有次突然暈倒住院,她和4個兄弟姐妹平攤下來,壹個月都要3000多塊錢。“我現在只有兩個兒子,他們以後的壓力有多大?”-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