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7-16 | News by: 留学全知道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英国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飞机降落在香港国际机场时,九岁的女儿和四岁的儿子攥紧了母亲Felicity的手。
2021年,当Felicity一家因丈夫工作调动迁居香港时,女儿不得不告别那所她从四岁就读到五年级的私立学校——那里有她熟悉的老师和朋友,还有不必经历升学考试就能直通高中的教育通道。
Felicity至今都清楚地记得女儿最初的不舍与抗拒,“女儿一度流着泪跟我说,妈妈我能不能一个人留在英国读书。”
当时,女儿就读的学校是英国的一所非常好的私立女校,在抛下一切回到中国香港时,很多人也不理解Felicity的选择。
时光荏苒,转眼间Felicity一家人来港已经四年了。这四年来,香港也正在发生着悄无声息地变化,一波波内地优才高才奔赴于此,从教育到职场,香港被全面“卷”了起来。
Felicity一家人在香港这个巨大的如机器般高速运转的城市,经历着怎样的悲欢离合?
伦敦:卷入顶私,又离开
申请英国私校,是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在英国,每个想要申请私校(学前班)的适龄儿童,都要参加一个叫four plus(4+)的入学考试。在女儿三岁半时,Felicity一口气给她报名了四所私立走读女校。其中三所都能从4岁读到18岁,而且在学校资源最丰富也最“卷”的北伦敦地区享有盛誉。
在入学考试前,Felicity埋头在网上搜索资料,她了解到英国私校考察的方式千奇百怪,比如小朋友“会不会做手工,会不会使用剪刀,能不能剪直线、剪曲线等,还有其它一些学校考察孩子会不会简单的拼读。”
有些喜剧色彩的是,Felicity记得有一天在参加其中一间学校的入学测试前,女儿一大早起来就自己在客厅玩涂色卡的游戏,玩得不亦乐乎。
结果到了考试现场时,女儿拒绝涂色卡。当一群孩子从考场出来时,Felicity看到每个小朋友的手里都拿着一张色彩斑斓的涂色卡,但唯独女儿手里的涂色卡是空白如也,Felicity见状问女儿缘由,女儿用稚嫩的童音说道,“因为早上涂太多了,我不想涂了。”
这种看似游戏的评估实则暗藏“玄机”,最终女儿没能拿到这所学校的offer。
还有另外一家偏重体育的私校,女儿在第二轮被刷下来。直到很久后的某一天,女儿无意间告诉妈妈,当时学校老师让她跳绳,但是她拒绝了,因为她不喜欢跳绳。“这可能是没能录取的原因之一,因为她没有听从指令完成任务”,Felicity分析到。
最后Felicity的女儿通过了其中一家名校的两轮测试,如愿拿到这所学校的入学offer。
关于英国顶私究竟寻找什么样的孩子,最开始Felicity也很纳闷,“这么小的小朋友,学校究竟是怎么看出来哪些孩子是适合我们学校,哪些是不适合的?”
后来,听说学校之间可能会信息共享、相互商议,“比如A校觉得这个孩子很适合自己学校,它会告诉B校自己要给她发offer了,让B校考虑是否也要发offer。”
图为姐弟俩
入读小学后的英式教育令人耳目一新。教学进度虽比公立学校快一年,但小学阶段几乎没有家庭作业。
学校反对提前学习,Felicity去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家长们不止一次被学校郑重告知“未经建议请勿补习”,Felicity理解了其深意——要保护孩子对知识最原始的渴望。如果提前学习,不仅会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进度,更严重的是,可能还会扼杀孩子的主动求知欲与好奇心。
对于这个教育理念,Felicity也深以为意。回流到香港后,她也还在坚持着这套理念,拒绝被教育内卷洪流裹挟,“我们家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主动去补习”,Felicity说。-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