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8 | 來源: 風傳媒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關稅 | 字體: 小 中 大
作者范振家:美國總統川普壹向以大膽、戲劇化的政治語言聞名,如今他又提出壹個令人拍案叫絕的新策略:他宣布,若俄羅斯在50天內不與烏克蘭達成和平協議,美國將對俄羅斯征收極為嚴厲的關稅,甚至達到100%。 在這壹刻,世界仿佛進入了倒數計時的驚悚秀,只差沒把時鍾直接掛在聯合國門口,每天倒數提醒,還剩幾天,俄烏戰爭就可以靠美國的進口稅收來解決。 至於這“50天”是根據什麼戰略盤算、情報評估,或只是某種政治噱頭? 外界只能歎服於川普式的“美式務實”與創新外交。
但真正值得諷刺與批判的,是這種“最後通牒”式的威脅是否真有任何現實意義。 川普將全球安全的未來,壓在壹個精確到天數的時限上,仿佛只要倒數到零、貿易壁壘拉到天花板,普京便會舉白旗、基輔便能恢復和平。 如此兒戲的外交邏輯,既無視俄羅斯對外部壓力的韌性,也徹底忽略烏克蘭在過去肆拾個月來,所面對的全面性毀滅與孤立處境。
對烏克蘭來說,這50天簡直是壹道近乎不可能通過的生死試煉。 前線持續拉鋸,兵力、補給和防空資源早已岌岌可危,每壹天的堅持都是巨大的消耗。 川普式的“快閃和平”承諾,像極了資本市場裡的短線作,完全不考慮烏克蘭社會與軍隊早已被拖入極限。 更令人玩味的是,國際輿論仿佛也被這“50天奇跡”所吸引,開始倒數和平來臨的那壹刻,對於烏克蘭是否真能熬過這道關卡,卻鮮少真正關心或討論。
諷刺的是,這道“時間大限”反而進壹步暴露了西方對烏克蘭困境的無力與不耐。 英、法、德口頭承諾2027年軍備升級,但那是烏克蘭遙不可及的未來,眼前的50天才是血與火的現實。 美國內部政治算計下,對烏克蘭的援助猶豫不決、時而冷淡; 歐洲則仍寄望於“美國爸爸”最後能出手救援。 事實上,這50天期限未必是對俄羅斯的威脅,反而像是給烏克蘭最後壹記心理打擊:“如果你們自己都撐不住,我們還能怎樣?”
在這樣的時限壓力下,普京大可坐等西方意志繼續瓦解。 他深知,民主國家與選民的耐性遠比鋼鐵和軍火短暫,時間拖得越長,支持烏克蘭的共識就會越稀薄。 西方對道德責任與國際秩序的信仰,在50天倒數聲中顯得格外蒼白無力。 屆時,壹旦烏克蘭撐不過最後這道時限,國際社會或許只會用壹句“我們已經盡力”來輕描淡寫這場戰略失敗,然後迅速移轉關注至下壹個地緣危機。
50天,這個數字本身,就是壹場全球諷刺劇的舞台道具。 它象征著決策者對復雜戰爭的簡化、對人道苦難的冷漠,也象征著國際承諾的淺薄。 問題從來不是烏克蘭能否撐過這50天,而是:當這最後的希望消逝,西方是否准備好承認自己的妥協與失敗? 國際社會是否能面對壹個不再有原則與底線的世界?
也許,當倒數歸零、和平未至、烏克蘭殞落時,全球只會再度目睹壹場象征性憤怒與假意悼念,而真正的責任與教訓,則又壹次隨風而逝,成為下個危機來臨前,被選擇性遺忘的過去。
*作者為管理學博士-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