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8 | 來源: IT時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被禁叁個月後,H20將重回中國市場。
7月15日,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勳在國內接受采訪時表示:“美國政府已經批准了我們的出口許可,我們將開始向中國市場銷售H20。”今年4月,美國政府以“可能用於超級計算機”為由,突然禁止H20對華出口。
這已經是黃仁勳2025年第叁次訪華,密集行程的背後,是英偉達急於挽回日益流失的中國市場。早在Computex 2025期間,黃仁勳就坦言,英偉達在中國AI芯片的份額已經從2022年出口管制期間的95%下降至50%。財務數據更清晰地勾勒出頹勢:2021年至2024年間,中國市場在英偉達整體收入結構中的占比從26.42%跌至13.11%。
試圖挽回局面的不止英偉達。7月16日,AMD亦宣布,在美國政府示意批准後,計劃重啟MI308 AI芯片對華出口。
壹系列解禁信號,是美國芯片巨頭對失去龐大中國市場的“及時止損”。
消息壹出,資本市場反應強烈。AMD美股盤前漲超5%,英偉達收盤漲超4%,最新市值約4.17萬億美元,壹夜增加161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专题)11605億元)。長久以來,由英偉達與AMD構築的“壹超壹強”全球AI芯片寡頭格局,似乎正試圖縫合被政策撕裂的縫隙。
視線東移,在全球AI重塑未來的宏大敘事中,另壹場關乎中國科技自主可控的競逐正加速升溫。6月30日,國產GPU“肆小龍”中的摩爾線程與沐曦股份,其科創板IPO申請同日獲得上交所正式受理,上市征程邁出關鍵壹步。
加上此前已啟動上市輔導程序的燧原科技和壁仞科技,“肆小龍”已共同踏上沖刺資本市場的征程。
壹邊是英偉達登頂全球市值之巔,壹邊是本土新銳集體加速上市。乘著這波席卷全球的AI浪潮,壹個引人遐想的問題自然浮現:國產GPU中能否誕生屬於中國的“英偉達”?機會在哪裡?
解禁
對中國市場沖擊有限
英偉達和AMD給國內市場留下的“真空期”,無疑是壹次巨大的機會。據中國信通院數據,2024年,國產AI芯片在數據中心的份額從12%增長到25%。
“H20受限之後,不管是銷售市場還是租賃市場,價格確實有所上漲。”山海引擎COO彭璐告訴《IT時報》記者,“不過整體來看影響還算溫和,沒像2023年A800/H800受限時那麼瘋狂,那時溢價最高可達50%。相比之下,H20的溢價大概也就10%到20%之間”。
市場並不激烈的反應,源自國產芯片的逐漸成熟,以及市場日益飽和。-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