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9 | 来源: 商业弧光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现在的致命问题是增收不增利。”两天前,一位中腰部连锁快餐品牌创始人向虎嗅表示。他告诉我们就在本周,他已经让团队严格控制所有门店外卖单占比。“我们的红线是28%,任何门店如果单日外卖订单量占比超过这个红线,店长会被直接问责。我告诉所有人,宁肯我彻底不做外卖了,我也不想被裹挟而死。”
他算了一笔账:在7月这场互联网巨头引发的外卖大战发生前,他门店平均单日订单量可以达到120+,其中外卖订单一般占比在18%~22%。他告诉虎嗅,堂食客人一般会在就餐时点更多的饮品或者增添凉菜,从而拉高客单价、毛利率,而他大部分门店位于写字楼或居民区等午餐、晚餐“刚需型就餐”场景点位。“坦白讲,我是靠堂食维系利润的。”
而在7月参与到某互联网平台的“自提外卖”项目后,他门店的平均单日订单量峰值时期一度达到200+,其中“真正外卖”+“自提外卖”的订单总量占比超过了40%。在算账后,这位创始人发现,整体利润下降了12%以上。“一方面,堂食变少,饮品类订单随之变少;另一方面,参与活动本身定价更低,影响了利润。”
一家已经上市的头部茶饮公司核心高管,也向虎嗅表示,在7月外卖大战期间,他们也遇到了严重的“增收不增利”现象。
“成本增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配送成本、活动和促销成本、订单激增后材料和人力的投入。”他直接指出,平台推出的“0元购”类促销活动,极限压榨了茶饮类品牌的产能,大部分品牌算总账后发现在订单量、收入都双位数增长的情况下,很难实现利润持平甚至出现利润双位数下滑。
在这场由互联网平台引发的外卖大战之中,个体店、夫妻老婆店、小商家所面临的烦恼可能更大。
一位资深餐饮行业研究者向虎嗅表示,他多年走访一线夫妻老婆店、个体小店后发现,这类小店大部分高度依赖堂食,老板和老板娘甚至不会操作手机上的外卖后台。“外卖大战中,消费者被补贴吸引到线上下单、外卖模式。这类不善于做外卖的门店,会面临严重的客流量下滑。如果只持续一两周还好,如果外卖大战持续到年底,这类小店可能会死一批。”
但战争似乎尚未结束。
虎嗅了解到,美团内部,业务线近期针对“自提外卖”和“0元购”两个关键打法的复盘中,普遍认为这二者是美团“实现1.5亿订单、守住行业第一”的有效动作。有知情人士告诉虎嗅,内部对于是否能保住即时零售市场份额(含外卖)第一、订单量第一非常重视,部分人员和部门有相应OKR类指标。
一位不愿具名的餐饮公司创始人讲了一个细节,在7月初,他发现自己门店被“自动”开通了某平台“0元购类活动”功能,此前该平台业务人员曾多次找他进行邀请,但他一直犹豫。在发现被“自动”上活定后,他多次与业务员联系,虽未得到正面解答,但被委婉告知“有业绩压力”。
7月18日,市场总局约谈了美团等平台,要求相关平台规范促销行为,理性竞争。
在这场由互联网平台引发的浪潮之中,餐饮店、餐饮人实际上是相对弱势的一方,因为用户、流量、规则都被拿捏在了平台手中,餐饮圈甚至无法找到一个平等沟通、平等博弈的机会。因此,近期虎嗅针对7月外卖大战对餐饮圈的真实影响,与多位餐饮创始人、小店老板、行业观察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并精选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四位,把他们的观点以自述形式呈现如下。
“小商家受到的负面影响更大”
汪洪栋,餐宝典创始人-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