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9 | 来源: ETtoday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66岁台湾张姓男子近半年内体重无故减轻4公斤、食欲减退、精神不济,近日更出现皮肤与眼白发黄、皮肤搔痒及深色尿液等症状,急赴医院求诊。 经检查发现其肝脏布满肿瘤、肝功能及胆红素(黄疸指数)异常升高,最终确诊为晚期胆管癌,已出现肺部转移迹象。
大千综合医院肝胆肠胃科医生吴家庆指出,患者因胆汁无法排出,导致严重黄疸,若未及时处理恐引发感染。 团队紧急以“经皮穿肝胆道引流术”引导胆汁排出,待病情稳定后再施行“内视镜逆行性胆道引流术”,改由体内放置引流管,减少外露管线的不便与感染风险。 目前患者已接受化学治疗,盼能延缓病情进展。
吴家庆医生说明,胆管癌为肝脏内外胆汁通道的恶性肿瘤,虽然发生率不高,但早期常无明显症状,致使许多患者发现时已属中晚期。 其典型症状包括:皮肤与眼白泛黄、尿液变深、粪便颜色变淡、皮肤痒、食欲差、体重骤降、上腹或右上腹隐痛等。
他进一步指出,高危险族群需特别警觉,包括有胆管结石、囊肿或慢性胆道发炎病史者,B型或C型肝炎患者、肝硬化者、曾感染肝吸虫(如食用生鱼片、生螺)、有家族病史或长期接触烟酒与化学品者,皆属胆管癌好发族群。
吴家庆提醒,民众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尽速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平时应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鱼类与螺类、减少烟酒与化学暴露,控制肝病并定期追踪肝胆功能,若为高风险族群更应每年接受腹部超音波检查。 尽管胆管癌初期不易察觉,但只要及早发现、妥善治疗,仍有机会透过手术治愈,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