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2 | 來源: 大紀元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在中國,持續數月的外賣大戰被多方叫停,但叁大外賣平台的優惠券仍在繼續,只是比原來的有所收斂。就此次中國互聯網史上最大的補貼戰,專業人士認為:中國經濟走低的大背景下,各行業爆發價格戰並非偶然,結果都是短期獲益長期受損。
“外賣補貼戰”被喊停 暗戰持續
7月19日,又有兩家地方餐飲行業協會——山東省烹飪協會、洛陽市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發布倡議書,呼吁京東、美團和阿裡的外賣平台停止非理性補貼。至此,中國已有超過10個省市的餐飲協會發布了相關的倡議書。7月18日,市場監管總局再次約談了叁家外賣平台,要求規范促銷,理性競爭。
相較於上兩周的瘋狂星期六,這個周末19日(上周六)和20日(周日)迎來相對平靜的壹天。金融界周壹(21日)消息,“0元購”等明爭手段已基本消失,但是各種大額優惠券“暗斗”仍然存在,且競爭依舊拾分激烈。
天鈞政經研究員宋維駿分析指出:“在中國經濟通貨緊縮、消費疲軟的大背景下,不只是外賣行業,各行業爆發價格戰並非偶然,例如電動汽車行業等等,這是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壹是搶占市場份額;贰是資本回報壓力;叁是中共促消費的政策鼓勵也出現誤導性信號。”
中國經濟下行,政府密集出台“擴內需促消費”政策。各行業內卷成風。但是企業並不盈利。高盛最新研報顯示,上述叁家公司僅在6月單季度的總投資額就達250億元人民幣。高盛預測,阿裡巴巴外賣業務在未來12個月將虧損410億元,京東虧損260億元,而美團的EBIT利潤將下降250億元。
京東、阿裡巴巴、美團叁大外賣平台持續數月的外賣戰,已被中國媒體稱為中國互聯網史上最大的補貼戰。
熟悉中國金融和政治體系的日本時政評論員宮下清川(Miyasita Kiyokawa)認為:“驅動力很簡單,這些公司為了保證業績的增長,在‘高端’路線無效之後,自然轉到了‘低端’市場。尤其對中國上市公司來說,如果沒有增長,那麼融資很可能就出問題,融資壹旦出問題,就會面臨資金鏈斷裂和違約的風險。
外賣大戰無贏家 短期獲益長期受損
此外,“0元購”附加各式打折和贈券,叁大外賣平台的補貼大戰已經沖擊到了小商家,部分小商家已關閉平台促銷活動,否則自身經營難以維持。對於普通百姓的影響呢?
宋維駿說:“對普通用戶而言,短期內確實可以享受更便宜的外賣、配送服務,日常生活成本下降。但長期來看,若行業洗牌結束後恢復提價,服務質量下降或小商家被擠出,最終‘羊毛出在羊身上’。”
“因此,百姓短期受益,長期是否有利,取決於行業是否能在競爭中走向可持續的良性發展。現在中國很多行業處於惡性發展的狀態,俗稱‘內卷’,結果都是短期獲益長期受損。”
有網友點了6杯奶茶,零付款,歡呼“全部0!00後也趕上時代紅利了”,並表示“感謝商戰”。也有網友說:“00後的我到目前為止,唯壹吃到過的時代紅利就是‘外賣大戰’。”
還有網友表示,自己未來可能無法接受超過10元的午飯和超過5元的飲料了。這正是商家們擔心的:補貼打破消費者價格底線,停補後恐難恢復。
網評中也出現了更多理性的聲音,如冰箱塞滿了,不切實際的消費了,還有發現外賣減量了等。
資料照片(CFOTO/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