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2 | 來源: 華人生活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壹位年逾六旬的中國老人,近日在持合法旅游簽證赴美探望子女的過程中,因前往墨西哥參加壹日游而遭遇嚴重移民風波。她在返回美國時被邊境執法人員拒絕入境,並被拘留長達壹周,最終被強制送返中國。這壹事件在華人社區引發廣泛討論,也凸顯出當前移民政策趨嚴背景下,旅游簽證持有者面臨的潛在風險。
(網絡配圖,與本文無關)
據悉,這位中國母親此次持有效B2旅游簽證前往南加州,計劃在美國短暫停留探望兒子。
在美期間,她通過當地旅行社報名參加了壹項墨西哥蒂華納的壹日游項目。然而,在重返美國入境時,海關人員以她“入境時未申報將離境前往第叁國”為由,拒絕其再次入境,並當場將其帶往拘留中心。
(壹日游旅行團壹般只有幾拾美元)
更令人震驚的是,盡管這位女性表示願意自費立即購票回國,邊境執法人員仍以“缺乏人力安排押送”為由,要求其等待送機安排。在不明就裡的狀態下,這位年過60的華人女性被關押了整整壹周,最後才被送往聖地亞哥機場強制離境。
該事件暴露出許多旅游簽證持有者常見的認知誤區——即認為短暫離境再返回不會構成問題,但在當前美國移民政策日趨嚴格的背景下,任何“行程變動”都可能引發移民執法部門的警覺。
類似案例近期不斷發生。壹名中國籍游客從夏威夷入境時,向移民官出示了事先打印好的回程機票,聲稱僅停留兩周。然而執法人員要求查看其手機後,發現其實際上已取消了機票,且計劃長期停留。結果,該游客當場被拒絕入境並遣返。
執法人員越來越頻繁地查驗入境者手機、社交媒體及郵件內容,這意味著任何與實際申報不符的信息都可能成為遣返或拘留的依據。即使是提前取消的機票、壹封求職郵件、甚至壹段有關租房的對話,都可能被視為“有移民傾向”的證據。-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