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3 | 來源: 大紀元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近日,深圳金融界掀起壹場罕見的“集體打假”行動。近20家包括國有大銀行在內的大銀行密集發布聲明,將矛頭直指同壹家貸款中介機構——“鑫心惠鄰深圳服務咨詢有限公司”及其關聯公司,明確否認與其存在任何合作關系,並提醒消費者警惕虛假宣傳套路,謹防上當受騙。這個動作不僅揭開了金融黑產的冰山壹角,分析認為,更暗示著中國房地產市場深層風險與金融整頓風暴的來臨。
壹助貸中介惹怒全城銀行 被揭非法套路與虛假宣傳
近日,中國銀行、農業銀行、郵儲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等約15家銀行密集發布聲明,集體澄清與不法貸款中介鑫心惠鄰(深圳)咨詢服務有限公司及其關聯公司(下稱“鑫心惠鄰”)無合作關系。該涉事機構在相關門店、附近小區電梯廣告位打出“降息優化”“攜手XX銀行”等宣傳廣告,並聲稱多家銀行為其戰略合作伙伴,擾亂金融秩序。
這家公司僅成立八個月就在深圳迅速鋪開10家線下門店,並控股9家關聯企業。他們大肆宣傳,將與工行、中行、平安銀行等“戰略合作”的廣告塞進小區電梯,聲稱能將貸款年化利率從4.5%降至2.5%,吸引大量消費者上門咨詢。然而,其所謂的“低息貸款”實為需要企業資質的“經營貸”,且要額外收取0.2%至0.8%的服務費,變相抬高了借款人的融資成本,損害了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據《第壹財經資訊》報道,壹名資深業內人士透露,在小區電梯投放廣告、假冒銀行合作方進行營銷背書,這實際上是助貸行業常見的獲客手段。“這類機構通常會在宣傳物料中刻意使用銀行標識等元素,通過視覺暗示讓消費者產生與銀行存在合作關系的聯想。”該人士特別指出,“相較行業普遍做法,鑫心惠鄰的營銷手法顯得更為激進和大膽。”
鑫心惠鄰目前還在營業中。壹名股份行網點人士表示,目前已全面中斷與貸款中介的合作,銀行內部也在嚴查員工與助貸機構的不當往來,防范內外勾結風險。
報道說,以借款人身份致電鑫心惠鄰客服,對方稱其宣傳的“年化2.5%”低息貸款實際上是需要企業資質的抵押經營貸,同時要收取貸款金額0.2%~0.8%的中介服務費。當被問及與到銀行直接辦理的區別時,客服人員含糊其辭地表示“我們更了解銀行產品”,並堅持要求到線下門店獲取詳細信息。
據媒體報道,鑫心惠鄰在今年年初發布開工消息時曾提及,該公司攜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平安銀行、招商銀行、民生銀行、北京銀行等銀行,為社區鄰居提供降息提額服務。這與近期銀行聲明中否認合作的說法明顯矛盾。
面對銀行排山倒海的質疑,鑫心惠鄰於7月16日公告稱,因為不嚴謹占用了公共資源張貼銀行標簽,已經做了全面整改,沒有和任何金融機構有合作。其將虛假宣傳輕描淡寫地稱為“小插曲”。
陸媒報道說,助貸市場存在的第贰類新興亂象是“高評高貸”操作。在房地產市場持續調整、抵押貸款利率下行的背景下,部分助貸機構通過人為抬高房產評估價的方式,幫助客戶套取超額銀行貸款的現象明顯增多。
調查發現,這類操作已形成完整產業鏈。“我們可以把市價300萬元的房產評估到450萬元。”壹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介透露操作細節,“按照15%的首付比例計算,客戶只需支付67萬元首付,就能獲得383萬元銀行貸款。”通過這種方式,購房者不僅能覆蓋全部房款,還可額外套取83萬元資金,實現“零首付購房”的同時獲取超額貸款。
分析:銀行緊急“撇清”背後的深層考量
為何近20家銀行會罕見地集體發聲,與鑫心惠鄰“劃清界限”?這背後有著更為復雜和緊迫的原因。-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