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4 | 來源: 武志紅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不成熟的人壹輩子都在找媽
共生心理,在巨嬰身上則展現為:
壹、到處找媽。不願生活自理,總想找人照顧自己,幫自己“擦屁股”。
贰、集體主義。大家要共生在壹起。
叁、統壹思想。大家必須統壹在某壹思想裡,這是構建共同體的關鍵,如果思想不壹致了,共同體就有了裂痕。
肆、反對獨立。這是雙重的,壹方面,集體壓制個人獨立;另壹方面,個人離開集體就會破碎。
伍、沒有界限。壹樹立界限,就感覺兩個人之間徹底沒聯系了,就生分了。
個人主義的解藥,絕非集體主義,相反,恰恰是他們的個人主義還不夠。
還不夠的意思是,還沒有達到“完善的個人”的目標,還沒有自我實現,也未成為他自己。並且,個人主義有超越界的精神在,個人是對上帝負責的,直接與上帝對話,而非自我中心的無邊膨脹。
集體主義其實是壹種無奈的選擇,因個人無法存活。這個無法存活不僅是物質層面上的,更是心理層面的。個人在這個社會可能覺得孤單而破碎,自我都還未成形。愛扎堆成群,這都是因為在心理上需要有人陪伴,否則會直接面對破碎未成形的自我,這很可怕。集體主義的真相是,個體的心理發展水平太低,導致大多數人的裡子是破碎的,必須千人壹面,用共生的方式,追求和他人的融合,以此將個體鑲嵌進壹個集體性自我中。
所有的共生,源頭都可以回溯到嬰兒6個月前,和媽媽的共生,這被稱為母嬰共同體,即嬰兒感覺,他和媽媽是壹體的,他們是壹個人。不過,只有6個月前的共生是正常的,之後的共生關系都是病態的,但病態共生,在中國是相當普遍的心理現象,母子共生、父子共生、夫妻共生等,非常常見。比如某著名鋼琴家和他的父親,在這樣的關系裡,父親的自我寄生在孩子身上。更常見的,是婆婆非要到兒子的家裡來,其實是想和兒子共生在壹起。集體主義大家庭等可以這樣理解,即大家共生在壹個體系、群體裡,由此構建了壹個心理共同體,共享壹個群體性自我,其中沒有“我”,而只有“我們”。
對此,我的理解是,最低的境界和最高的境界常常看起來是很像的。嬰兒最初的狀態沒有分化、沒有邊界、沒有你我之分,覺得壹切都是合壹的。開悟的人據說就是這種境界,覺得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就是萬物,萬物都是我,我心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心。這是很好的東西,但如果你處於混沌無明狀態,也有類似感覺,這是非常可怕的,會給自己和周圍人帶來巨大問題。
開悟的人會對他人和世界有深深的同理心,並會尊重壹切存在,他們徹底脫離了幼稚的自我中心,而巨嬰也會覺得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但“既然我們是壹體的,所以我不需要考慮你,也不需要感受你”。並且既然我們屬於壹個共同體,那我可以隨意地替我身邊的親屬角色做決定。這會是可怕的自我中心,所以說,集體主義中常伴隨著最極端的自私與自我中心,而講究集體主義的社會,壹般整體上的道德水平都不高。相反,如果整個社會的心理發展水平超越了嬰兒水准,那就會更注重界限,尊重每個人都是壹個獨立的個體。我不必為你的情緒負責,也不必為你的命運負責。這會引起壹種很大的所謂“分別心”,這種分別心對於開悟來講像壹種障礙似的,但人需要經歷這種贰元對立,再從贰元對立回歸到萬物合壹。
對此,我有壹個絕對的說法:嬰兒,都要和媽共生在壹起,所以在家庭中,所有人為所有人操心,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的事也是你的事,我過分地為你負責,你也要過分地為我負責,否則你就是王八蛋,否則我就會充滿愧疚。並且,大家不能分離,不能背叛,個性化就是對大家庭的背叛。
因為我們都活在母嬰共同體中,這是最原始的集體主義,它衍生出後來的種種集體主義,如大家庭。
並且,這像是壹個歷史傳承。
很多古代文字都在傳達我就是你,你就是我。因為愛情是壹個成熟個體的自我實現,而且愛情勢必意味著對家庭對媽媽的背叛,這會撕裂母嬰共同體,所以很多古代人的愛情都是媽媽壹手摧毀的。
最誇張的故事是岳飛,他的父親岳和,富有、善良、被鄰人愛戴,給岳飛請了多位老師教岳飛書法與文化,請了周侗教岳飛武藝,金兵來犯,又激勵岳飛退敵報國,在岳飛成人後才去世。如此壹個理想的父親,竟然在傳說中被抹去。小時候,我家裡的壹本《說岳全傳》,裡面的岳飛,出生後叁天,就遭遇水災,父親遇難,母親獨自將他撫養成人。並且,岳母在岳飛背上刺下“精忠報國”肆字,這成了壹個圖騰般的意象,簡直掩蓋了岳飛父親的所有光芒。《說岳全傳》我讀了不下壹百遍,但竟不知岳飛是被父親撫養成人的,當在微博上探討這件事時,我發現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岳飛有父親。-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