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7-25 | News by: 财经杂志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六四事件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中国已为防治基孔肯雅热展开多轮培训,已储备诊断试剂
截至2025年7月23日,广东佛山市各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病例3645例,较前一日新增452例。
北京疾控中心在7月22日、24日接连发文,提示预防基孔肯雅热,预防蚊媒传播疾病。基孔肯雅热就是一种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疾病。
7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就基孔肯雅热发出警报称,全球119个国家或地区出现本地传播,约550万人面临感染风险,提醒各国避免疫情大规模暴发。
基孔肯雅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人—蚊—人”。虽然基孔肯雅热患者多为轻症,但它可能引起高烧、皮疹,以及长达几个月的关节痛,这也是该病受到关注的一个原因。目前,它没有特效药,也没有疫苗在中国上市。
基孔肯雅病毒的影响到底会有多严重?它传播到北京、上海等广东以北省市的可能性有多大?中国的医务人员和疾控系统为此做好准备了吗?
No.1
如何分辨症状
自7月8日佛山顺德区发现首例基孔肯雅热以来,顺德区已报告3317例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
在国家卫健委7月23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疾控中心研究员段蕾蕾表示,近期,我国南方个别城市发生基孔肯雅热输入疫情并引发本地传播。“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没有人传人迹象。”
基孔肯雅病毒通常通过两种蚊子传播,热带地区常见的埃及伊蚊,以及白纹伊蚊,也就是俗称的花蚊子。
“基孔肯雅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人—蚊—人’”。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深圳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接受《财经》采访称,其他灵长类动物,如猴子、狒狒,也会被感染。
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相似的症状,让普通人觉得难以辨别和区分。
人被携带病毒的蚊子叮咬后,病毒当天就会在体内快速复制繁殖,导致病毒血症,引发基孔肯雅热症状,主要是发热、皮疹、关节疼痛,一般症状会持续1周—2周左右。
这听起来很像另一种同样通过蚊虫传播的疾病——登革热。那么,临床医生能够快速辨别和诊断出来吗?
在专业的感染科医生,以及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看来,两个病的症状并不相同,“登革热更重,更容易出现血小板减少,出血更加常见。而基孔肯雅热关节痛更加突出。”卢洪洲分析,在东南亚,也会出现同时感染两种病毒的情况。
“大家不必过于紧张。”卢洪洲说,目前广东地区的感染者都是轻症。此前国外的基孔肯雅热疫情,也以轻症为主,曾出现过的死亡报道,绝大多数都是有基础病的老人,是感染加重了基础疾病等一系列原因导致的。
不过,有“三高”、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人,仍要注意防蚊、防感染。此外,孕妇感染后也可能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同样需要特别注意防护。
“就算可能被感染,也不用过分担心。”卢洪洲透露,现在中国的医疗卫生系统已经在培训、储备诊断试剂,为防止漏诊做了很多工作,“诊断试剂已经在疾控、定点医院广泛可及。做个核酸,一两个小时就能出结果,就和当初新冠核酸检测差不多”。
如果曾经前往东南亚及美洲、非洲等疫情传播地区,被花蚊子叮咬后感到不适,一般的综合医院或感染专科医院都可以检查确诊,并开展对症治疗。-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