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5 | 來源: 澎湃新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有“中國皮克斯”之稱的追光動畫經過多年籌備,在暑期檔推出了《聊齋:蘭若寺》,成為繼《長安叁萬裡》之後的又壹部國產“新文化”系列動畫電影。《聊齋:蘭若寺》采用“1+5”的敘事結構,以《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在行路途中的壹場奇遇為序幕,將蛤蟆精和烏龜精“講故事斗法”作為主線,貫串起《聊齋志異》中的伍個故事,呈現東方志怪的奇幻美學。蒲松齡本是《聊齋》的作者,卻在劇中成為故事的旁觀者,很有壹些當下流行的觀影體(閱讀體)文類趣味。所謂觀影體(或閱讀體),是同人文的壹種,描寫的是書中角色在影院觀看原著中發生的事件(或閱讀原著),並隨著情節的推進發表自己的看法。觀影體文學的好處在於可以相對自然地引入元文本,營造出平行世界的流暢觀感。《聊齋:蘭若寺》從蒲松齡的視角回顧了他筆下化工賦物的人物與世界,不失為壹種取巧的做法,但也存在若幹缺陷。
《聊齋:蘭若寺》電影海報
傳統志異的文本新編:顛覆傳統價值序列
故事叁《畫皮》對《聊齋》原著故事的顛覆可以說是結構性的。在《聊齋》原著中,《畫皮》之中出現的女性角色具有鮮明的社會財產屬性。比如,太原王生初遇畫皮女時,此女自稱“父母貪賂,鬻妾朱門”,這就說明她是民間私自買賣中的婢妾。說是婢妾,其身份也更偏向奴婢而非侍妾。王生的妻子陳氏聽說此事後,也“疑為大家媵妾,勸遣之”。在清代,“婢女得幸者曰妾”,陳氏因畫皮女頗有姿色,認為她很有可能就屬於這壹類得到男主人臨幸的婢妾。郭松義《倫理與生活——清代的婚姻關系》中提到:清代的婢妾絕大多數都是通過置買的方式獲得的,平均花費在幾拾兩到數百兩之間。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私自收留大戶人家的婢妾等同於強占私產。在原著作者蒲松齡看來,王生因為好色私自藏匿畫皮女,最終自食苦果,受到如此懲報的原因並不是道德倫理問題,而是非法侵占他人財產的經濟犯罪。
正因為遵循著這樣的邏輯,在原著中,陳氏為了挽救王生的性命,遵照道士的指引,百般乞求狀若瘋癲的高人,並吞下了高人的痰唾(電影中改為高人搓出的泥丸,這壹情節出自《聊齋志異》另壹則故事《醫術》篇),雖救活了王生,卻也受到了莫大的戲侮和羞辱。文末,蒲松齡假借“異史氏”之口道:“然愛人之色而漁之,妻亦將食人之唾而甘之矣。”意思是說,王生因為好色而去追求(原屬於別人的)女子,他的妻子也只能吞下他人的痰唾並甘之如飴。王生的過錯,終究是由他的妻子來承擔,卻被視為合情合理。所以,在原著的世界觀中,無論是畫皮女假擬的媵妾身份,還是面目模糊的原配陳氏,都只是作為從屬於男性的家庭私產而存在。蒲松齡之所以對王生藏匿畫皮女的行為如此不齒,所持的判斷標准還是根植於王生對正當性秩序的破壞。蘇成捷《中華帝國晚期的性、法律與社會》就指出,性事失序和政治失序具有隱性的微妙關聯,是以向來為朝堂以及士大夫階層所警惕和杜絕。盡管蒲松齡是科舉士大夫社群內的邊緣人,但也並不妨礙他自覺成為維護權力話語秩序的壹分子。-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