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27 | 來源: iWeekly周末畫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韓國 | 字體: 小 中 大
近日,韓國教育部接受高校校長組織提出的建議,決定允許曾因罷課反對政府擴招醫學生方針而被留級的8000名醫學生復學,歷時1年5個月的醫界拉鋸戰終於落幕。然而,這場大規模對峙背後所反映的尖銳矛盾真的解決了嗎?尹錫悅政府在2024年2月提出“擴招醫學生”計劃時,意在解決基礎醫療領域和農村地區的醫生短缺問題,卻意想不到地觸動了韓國醫學界的階層特權問題。醫學界對擴招的激烈反對恰如2018年熱播韓劇《天空之城》中的精英家長們對“外人”闖入的恐慌。但抗議與否,這都將決定韓國未來應對人口老齡化的能力。
醫屆拉鋸戰落幕
3058人——這是韓國大學醫學院延續19年的年度招生名額。自2006年由盧武鉉政府敲定後,這壹數字便如磐石般紋絲不動。去年2月,尹錫悅政府拋出擴招計劃,將招生名額提升至5058人,瞬間引爆爭議:住院醫師集體辭職、醫學院學生罷課抗議,醫療系統壹度癱瘓。17個月後,尹錫悅被彈劾下台,新政府與醫學界終於顯露妥協跡象:韓國醫學生協會宣布罷課學生“全員返校”,對峙雙方似乎迎來破冰時刻。這場拉鋸戰留下了深刻裂痕,輿論質疑雙方都把公眾健康當作談判籌碼,協商幾乎停滯。從3058到5058,不只是數字的變化,更是韓國社會對醫療格局的博弈。
韓國醫學生擴招問題長期困擾歷屆政府,即便是文在寅政府2020年提出的“拾年增招4000人”這壹相對溫和的方案,仍遭到醫療界的抵制。2020年8月,韓國醫學界為此爆發大規模罷工。面對醫療界的抗議,韓國政府采取強硬應對措施,下達緊急復工令,違令者將面臨監禁、罰款或吊銷醫師執照等嚴厲處罰。罷工導致韓國醫療系統幾近癱瘓,頂級醫療機構的手術量驟減30%~50%,多家醫院急診室被迫拒收患者。在新冠疫情蔓延的壓力下,政府最終選擇妥協,暫緩擴招計劃。這壹事件直接反映了醫界對行業競爭加劇的強烈抵觸情緒。彼次沖突未能得到根本解決,為2024年更激烈的醫療界抗爭埋下了伏筆。-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