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7-28 | News by: 德国之声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作者邓聿文,为政治评论员,独立学者,中国战略分析智库研究员兼中国战略分析杂志共同主编。
本文作者认为,“大罢免”假如成功,台海关系势必会有剧烈冲击,两岸或面临“提前摊牌”,而岛内出现某种动荡让北京在反国家分裂的名义下,对台祭出军事手段。
7月5日,国民党在台北市鼓动造势图像来源: Eva Yu-Chun Chou/DW
(德国之声中文网)由台湾公民团体发起,民进党全力以赴策应的针对国民党24名立委和新竹市长的“大罢免”首轮投票,均未过关,结果超出几乎所有人预料。就在投票前几天,即便是岛内最乐观的舆论,认为过半很难,但至少有3-5席的国民党立委会被罢免掉。如今这种状况,被蓝营称之为“大罢免、大失败”。然而,这次大罢免不仅是蓝绿之间的斗争,其结果也关涉两岸,民进党虽受挫败,两岸关系却因此可能避免了一场潜在武力冲突。
我在大罢免投票前10天去了一趟台湾,问了台湾朋友一个问题:如果大罢免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对赖清德政府接下来的施政会产生什么不利影响;若成功把国民党立委罢免掉,民进党重新控制立院多数,假如蓝白两党不满这种结果,发起街斗抗争,引发岛内局部动荡,北京评估这触及到了反国家分裂法之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在台湾完全丧失,从而对台采取某种强硬措施,赖政府是否预估到了这种情况并有办法处理?
我之所以问此问题,是因为绿营明显要把大罢免操作成反共护台,遏制大陆影响力对台湾的渗透,在绿营看来, 24个要罢免的国民党立委都是“亲中”、“卖台”的,是中共在台“代理人”。除此外,民进党还有另一更实际目的,即重夺立法院多数席位,为赖政府清除议会阻力。为此,赖在大罢免的最后关头,抛出 “团结十讲”(实际进行了五讲),替大罢免造势和护航。而北京也在密切观察大罢免相关动静,并开足马力,批判赖的“团结十讲”及赖本人。
支持大罢免图像来源: Ann Wang/REUTERS
国民党成功鼓动了基本盘和中间势力
罢免原本是民主制度下民意纠错的机制,但对大罢免背后民进党的政治算计——表现为 “全岛一网打尽”的操盘方式,除了罢免名单上的国民党立委,蓝营政治人物也感到恐惧——有民众党前主席柯文哲的殷鉴在先,在蓝营中营造起了一种要和绿营最后决战的氛围——如果不奋起反击,让绿营目的得逞,国民党将会被民进党吃干抹尽,从现在的投票结果看,国民党成功催生了基本盘的反罢免政治动能。
可仅仅动员蓝绿双方各自基本盘还不够,大罢免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取决包括浅蓝和浅绿在内的广大中间选民。然而,民进党这次将“大罢免”塑造成“反共护台”的说辞对这部分选民不灵,他们更多感受到的是民进党用大罢免搞“政治清算”,特别是民众党的“小草们”,由于柯文哲还被司法羁押,若“大罢免”成功,柯要出来更遥遥无期,因此,联手和国民党反罢免。这期间,赖的“团结十讲”的某些失误——例如“杂质论”,以及对台南的救灾不力,被蓝白抓住把柄,也造成绿营内部部分民众反弹,对大罢免反感。此外,投票日当日的天气,或许也帮了蓝营的忙。-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