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01 |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外卖补贴大战终于要“刹车”了。
8月1日,美团、淘宝闪购/饿了么,以及京东先后发声,表示将规范补贴行为,不做非理性促销活动。
7月,外卖行业爆发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补贴战。据报道,淘宝闪购仅在7月12日当天就补贴超过12亿元,美团也投入了3-4亿元作为补贴,以此分别换来了8000万和1.2亿的历史订单新高。
但补贴大战同时也引起了广泛质疑:商家增收不增利,还得疲于应对;消费者失去理性,造成浪费和健康等问题。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各方,要求其规范促销、理性竞争,不过战火并未就此平息。
多位餐饮商家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近段时间来,平台的补贴力度并无明显缓和,收到的“入不敷出”订单依旧不少;而如果拒绝补贴低价机制,就得不到推荐,导致流量下滑,进而订单减少。
具体到淘宝闪购这边,一边是其多次强调“始终按照市场规律运营”“保障商家实收和盈利空间”;一边是有商家订单越多亏得越多的现实。究其原因,阿里无法输掉这场即时零售战争。
那么问题来了:补贴大战刹车后,作为进攻一方,同时也是相对弱势一方的淘宝闪购,要如何追赶美团?
地铁站内的淘宝闪购广告。
商家“亏麻了”
“每时每刻都在想着如何亏得少一点。”
7月以来,随着外卖大战愈演愈烈,这样的担忧成了商家的日常。平台在补贴的同时,往往要求商家也承担一定比例的补贴。但房租、原材料、人工等刚性成本不变,补贴机制直接导致商家卖的越多,补贴的越多,甚至一度到了亏钱的地步。
以淘宝闪购为例,刘粤(化名)在广东某市经营着一家饭店,主营香辣牛蛙、生腌蟹等菜品。根据他给中国新闻周刊展示的后台数据,近30天里,其在淘宝闪购/饿了么平台上的补贴支出有所增加,外卖营业额也随之增长,但收入却不增反降。
图/受访者提供
据刘粤介绍,其店铺外卖原本的技术服务费、配送服务费等就要占到20%多,除去房租、人工、水电等杂七杂八的各项开支,毛利也就不到15%。现在加上参与补贴的支出——平台和商家分别约承担1/3、2/3,最终一共要扣掉用户消费金额的30%多。“这种行情下,每个月不亏钱就已经很难做到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