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01 | 來源: 環球科學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我們在中學課本上都學過牛頓運動叁定律:慣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定律。1687年,牛頓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裡提出了這叁條定律。但其實,這叁條定律都不是牛頓首先提出的。
牛頓自己就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中,將前兩條定律歸功於伽利略。在牛頓之前,翰內斯·沃利斯(Johannes Wallisius)、克裡斯托弗·雷恩(Christophorus Wrennus)和克裡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nus Huygenius)先後提出了類似於牛頓第叁定律的動力學原理,牛頓則是從他們的發現中總結出了更簡明的牛頓第叁定律。
正如牛頓在給自己的死對頭——羅伯特·胡克(Robert Hooke)的回信中寫到的壹樣:“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If I have seen farther, it is by standing upon the shoulders of the giants)
不過最近越來越多解讀認為,牛頓這樣寫並不是為了表達自己的謙卑,而是為了嘲諷胡克身材矮小。胡克年輕時就患有嚴重的駝背,他和牛頓還在科學觀點上有諸多沖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關於萬有引力定律的爭論,胡克聲稱是牛頓剽竊了他的想法。作為回應,權勢滔天的“牛爵爺”封殺了胡克所有的畫像,我們至今都不知道胡克——這名歷史上偉大的科學家長什麼樣子。
1680年繪制的壹幅數學家畫像,推測可能是胡克的畫像,但也可能是其他人。圖片來源:wikipedia/public domain
這兩位科學巨匠的沖突也說明,壹條科學規律究竟是誰先發現的,結論往往伴隨著爭議和模糊。實際上,在科學史上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有大量“張叁定理”其實並不是由“張叁”最早發現的。
例如,高斯分布(Gaussian distribution,也叫正態分布)最早並不是由高斯發現的。法國數學家亞伯拉罕·棣莫弗(Abraham de Moivre)早在1733年就引入了這種數學工具,但卻在1794年以高斯命名。
在天文學上計算宇宙膨脹速度的哈勃定律也不是由埃德溫·哈勃(Edwin Hubble)最早提出的。比利時物理學家喬治·勒梅特(Georges Lemaître)提出“哈勃定律”的時間比哈勃本人還要早兩年。
密碼學上常用的RSA加密算法,是以叁名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羅納德·李維斯特(Ron Rivest)、阿迪·薩莫爾(Adi Shamir)和倫納德·阿德曼(Leonard Adleman)在1977年壹起提出的。但早在1973年,英國數學家克利福德·柯克斯(Clifford Cocks)就在工作文件中提出了相同的算法,但他的發現被英國政府通訊總部列為機密,壹直到1997年才發表。
施蒂格勒命名法則-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