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03 | 来源: Vista看天下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偷偷举起的摄像头,正让日常生活的信任变得脆弱。
近期,据《南方都市报》、光明网等多家媒体报道,一个名为“MaskPark树洞论坛”的境外平台涉嫌组织传播违法色情信息,其中涉及大量偷拍视频,引发公众讨论。
这不是公共领域内对偷拍的第一次讨论。
每次讨论中,偷拍者都被认为是“工作不顺”“生活极度无聊”“没素质”的存在,但实际上,他们却可能是好爸爸、职场精英、班级里的乖学生……
无处不在的偷拍者究竟是什么形象?为什么有些看似老实本分的男性,也是偷拍的幕后黑手?
一份中国香港研究者对于50名偷拍者的访谈录,或许能够帮助我们找到症结的根源。
唯有知道了问题如何发生,我们才更有可能,找到调转船头的舵把。
01
他们是“好爸爸”“好同事”
“名声很好”
阿新从没觉得“偷拍”这事有多严重。
他成长在中国香港一个小康之家,有一位十分爱自己的妻子,有一份稳定且喜欢的工作。阿新对自己要求很高,在工作中力争上游,尽力争取晋升的机会,遇到困难不愿与人说,因此积聚了不小压力。
第一次尝试偷拍后,他获得了一种成功感,压力重重的生活得到了调剂。与成功感相伴出现的,是一些罪恶感。但他很快说服了自己,“觉得没伤害到别人”。
偷拍慢慢成为他解压的习惯,直到在一次偷拍中被人发现,随即被捕。
后来,他将自己的故事,发在了香港非政府机构“明爱朗天计划”的官网上。“明爱朗天计划”成立于2008年,其服务对象是性侵犯者或有过该想法的人。偷拍者,正逐渐成为其帮助的主要群体。
明爱朗天计划官网上,部分偷拍者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他们的伴侣常常跟我说,他是好爸爸、好老公、好同事,在工作上名声很好。”“明爱朗天计划”主任彭凤仪说。正是因着这句话,彭凤仪更想去探究,这么好的人,为什么会去偷拍呢?
“明爱朗天计划”成立初期,辅导个案以非礼个案为主,2015年后,偷拍个案数量超过了非礼个案,占比逐年增高,2022年,偷拍个案已占比87%。
说起偷拍者,大众总会想象猥琐、心理阴暗、变态的形象。但彭凤仪他们的研究发现,偷拍者背景多元,外型也无什么特别种类可以归纳,只能简单称之为“可说是香港一般男性的写照”。-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