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05 | 來源: 大紀元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人工智能(AI)時代的到來令很多人恐懼,他們擔憂自己或孩子的工作在未來會被搶走。然而,目前有壹個行業在可預見的未來需要大量工人,卻因為社會偏見等問題面臨巨大的勞動力缺口。
AI時代的技工短缺問題
艾美獎得主、《肮髒工作》(Dirty Jobs)節目主持人和麥克‧羅爾工作基金會(mikeroweWORKS Foundation)首席執行官麥克‧羅爾(Mike Rowe)近期在壹個峰會中說:“15年來,我們壹直告訴孩子們要學習編程。不過現在,人工智能正在取代程序員。”
“而AI不會取代焊工、管道工、蒸汽管道工、管道安裝工、暖通空調技師(HVAC)或電工。”
“在阿斯本,我親耳聽到拉裡‧芬克(Larry Fink,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集團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說,在未來幾年我們需要50萬名電工,這不是誇張。”
羅爾創辦了麥克‧羅爾工作基金會,倡導技工行業,並為願意學習社會需要的技能的人發放獎學金。他表示,自己每周都會接到來自大型機構或公司的電話,詢問技工短缺的問題。
他說:“負責監管我國海事工業基礎的BlueForge Alliance組織,這是壹個由1.5萬家企業組成的聯盟,它們共同承擔起在未來10年裡,每年為海軍建造並交付3艘核動力潛艇的任務……相關的負責人打來電話說:‘我們現在很難招到技術工人。你能幫忙嗎?’”
當羅爾詢問對方需要多少技工時,對方回答說:“14萬人。”雖然這是未來7年需要的人數,但現在該組織就需要8萬至9萬人。
羅爾沉重地表示:“我們談的是我們的潛艇。如果未來局勢突變,無論是中共與台灣爆發沖突,還是其它問題,我們的航空母艦就不再是最前沿的打擊力量了。”
“我們的潛艇很重要,而這些人正面臨瓶頸,因為他們找不到焊工和電工來建造潛艇。他們問:‘他們在哪裡?我們到處都找過了。你知道嗎?’我說:‘是的,我知道他們在哪裡。他們在八年級上學。’”
羅爾稱,如今汽車行業也需要約8萬名碰撞修復技師和相關技術人員,而“能源領域我根本不知道具體所需的技工數量——有人說是30萬,也有人說是50萬名。”
他說:“目前我們正面臨壹場明確且迫在眉睫的危機。過去六個月我已與六位州長溝通過,也聽國內大型企業負責人談過這壹問題。”
他表示,年輕人若能去學習緊缺勞動力的技能,就能擁有光明的未來,因為這符合政治層面和社會層面的需求,也能為社會帶來實質性的變化。
據福克斯新聞報道,由於退休潮和年輕勞動力不足,技術工人市場的勞動力供應持續萎縮。
(示意圖)
振興制造業的瓶頸
咨詢行業巨頭麥肯錫(McKinsey)公司指出,盡管技工數量在減少,但受基礎設施需求、房地產開發熱潮及能源轉型推動,對技工的需求預計將保持高位。此外,由於遠程辦公模式的興起,對商業房地產的重新利用也可能進壹步推高對建築行業工人的需求。
美國建商和承包商協會(Associated Builders and Contractors)的研究數據顯示,為了滿足對建築服務的需求,建築行業需要在2025年吸引約43.9萬名淨新增工人,2026年需要新增49.9萬名工人。
該協會經濟學家阿尼班‧巴蘇(Anirban Basu)表示,如果建築業無法填補這些崗位,那麼整個行業的勞動力成本將加速上漲,加劇本已高企的建築成本,並減少在財務上可行的建築項目。-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