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11 | 來源: 證券時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橫店 | 字體: 小 中 大
正在拍攝的微短劇劇組。 吳志、單冠定/供圖
證券時報記者 吳志
“部分日期空余,有合適的劇本可隨時約檔。”微短劇演員陳林(化名)時常在朋友圈更新自己的拍攝檔期,以便“無縫銜接”新劇組。大多數時候,陳林的檔期都排得很滿。“有時候今天殺青,明天就進新組。”陳林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陳林入行已有叁年多,拍攝的微短劇以古裝劇為主。目前國內古裝影視劇大部分在橫店影視城拍攝,陳林的大部分時間也花在了橫店片場。“壹班飛往義烏的飛機,經常能碰到好幾個微短劇演員。”陳林表示。
橫店影視城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橫店影視城已接待超過2300個豎屏微短劇劇組,超過了2024年全年。大量劇組湧入,再加上微短劇制作要求不斷提升,橫店微短劇導演、演員、群演都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
橫店延鏈“豎店”
位於浙江東陽的橫店影視城,如今已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經過多年發展,橫店影視城規模不斷壯大,並逐步構建起壹個現代化影視文化產業集群。
近年來,我國影視產業發展迅速,微短劇等新的影視內容形態不斷湧現。已有近30年歷史的橫店影視城也在不斷探索和調整,適應新的市場需求。
“橫豎都有戲”,在橫店采訪期間,證券時報記者聽到這樣壹句話。其背景是在微短劇爆火的當下,各地微短劇拍攝基地大量湧現,外界壹度擔心橫店影視城面臨分流和沖擊。但橫店影視城向記者提供的壹組數據,打破了這種擔憂。
從2023年開始,橫店接待的微短劇劇組數量開始井噴。2024年,橫店接待長劇劇組523個,豎屏微短劇劇組逾1190個。而今年前7月,橫店豎屏微短劇劇組接待量已超過2300個,大幅超過2024年全年。微短劇時代,橫店依然占據著中心。
場景是影視拍攝的基礎。2023年,橫店影視城就將場景之壹的華夏文化園進行改造,專門用於微短劇拍攝,但目前仍然滿足不了需求。為了服務劇組,如今橫店的大小拍攝場景,幾乎對微短劇劇組“全開放”。
“我的辦公室窗外每天都能看到微短劇劇組在拍攝。就連我們的辦公樓也拿出來給劇組拍攝了,比如我們有壹棟辦公樓的玻璃幕牆比較適合拍航站樓、高鐵站等場景,就頻繁被微短劇劇組使用。”橫店影視劇組服務公司(下稱劇服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為了統籌安排數量龐大的微短劇劇組,橫店去年還專門成立了豎屏劇運營中心,負責微短劇劇組的接待、統籌、場景安排等。今年7月,記者探訪時,運營中心小小的辦公室內劇組資料堆積成山,幾個工作人員連軸轉。
橫店影視城豎屏劇運營中心負責人周豐來告訴記者,運營中心每天至少要對接兩叁百個劇組。“比如有壹天,我們有70多個在拍的劇組,還有90多個籌備中的劇組,籌備的劇組基本要在15天內落地,另外還有上百個殺青的劇組也要溝通對接。”
演員供不應求
微短劇劇組拍攝周期通常在壹周左右。雖然周期短、規模小,但微短劇劇組的人員配置樣樣都得有。數量暴增的微短劇劇組,再加上同期還有大量電影、電視劇、綜藝等大劇組拍攝,讓橫店從導演、演員到群演,都出現了“供應”緊張的局面。
橫店演員公會負責群演的注冊、管理、統籌等事項。證券時報記者近日到訪時,演員公會的壹間大會議室內滿滿當當坐了近百人。他們正在接受崗前培訓,領取演員證後將成為“新演員”。演員證是在橫店當群演的必備“通行證”,而群演,是當下橫店最缺的“工種”之壹。
“我們這裡贰拾幾個管理員,現在幾乎每時每刻都在想辦法調人。比如發動學校或者身邊的人來參演,因為群演沒有表演技能上的要求,主要是要拓寬來源。”橫店演員公會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
為了保障群演供應,演員公會使出了“拾八般武藝”。“人不夠也不能影響劇組拍攝,我們會在人員上做壹些統籌調配。比如有的劇組需要80人拍攝,我們先提供70人,至少保證拍攝場面不受明顯影響,剩下的10個人分配給其他劇組。”上述負責人表示。
“我們現在也跟每個劇組提了要求,要提前預報大概要用到多少群演。提前了解具體用人需求後,我們根據掌握的出工人數,在各個劇組之間進行協調,必須保障劇組的正常拍攝。”上述負責人介紹。-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