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11 | 來源: 科普中國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早上六點半,鬧鍾響起,你猛地從夢中驚醒,伸手按下“稍後提醒”。九分鍾後,鈴聲再次響起,你又按了壹次。第叁次響起時,你終於艱難爬起,卻感到腦袋昏沉、肆肢沉重,仿佛比直接起床還更疲憊。
手機鬧鍾“稍後提醒”的貪睡鍵丨圖片來源:作者手機截圖
這種每天都在上演的“起床拉鋸戰”,你是否也參與其中?
按鬧鍾的貪睡鍵,幾乎成了現代都市人最常見的事情之壹。根據壹項涵蓋全球叁百萬夜晚的數據分析,超過壹半的人在早上第壹聲鬧鍾響起後不會立刻起床,而是反復按掉、反復掙扎。
我們為什麼會貪睡?這到底是在補救前壹晚的疲憊,還是在損害本該完整的大腦恢復過程?更重要的是:這種行為,對你的認知狀態、情緒和大腦功能究竟意味著什麼?
科學界對此其實並沒有壹致結論:有研究指出貪睡會打斷大腦最重要的修復期,也有實驗證據表明適度貪睡可能有助於更平穩地清醒。那麼,每天早上的那幾次再睡幾分鍾,到底會有什麼影響?
貪睡行為有多普遍?
根據 2025 年 5 月發表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的壹項大型研究,全球超過 55.6% 的睡眠記錄都出現了貪睡行為。這項研究由布萊根婦女醫院與麻省總醫院聯合團隊發起,分析了來自 21000 多名用戶的睡眠數據,總共追蹤了約 300 萬個夜晚。
超過半數的人在早上都會按下貪睡鍵丨圖片來源:作者使用AI生成
研究發現每次按貪睡鍵平均可延長 11 分鍾的賴床時間,而重度貪睡者在超過 80% 的清晨都使用該功能,則每天花約 20 分鍾在斷斷續續地在醒來與睡眠之間反復拉扯。每次貪睡並非只按壹次,用戶平均按了 2.4 次,相當於每早驚醒-入睡的回合循環至少兩輪。
貪睡行為在工作日顯著增加,尤其在壓力大的日子裡,人們更難果斷起身。調查還發現,女性比男性更傾向於使用貪睡鍵,瑞典、德國、美國是貪睡率最高的國家。-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