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14 | 來源: Newtalk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軍事媒體《Breaking Defense》報道,美國無人艇制造商SeaSats透露,日前壹艘測試無人艇在穿越太平洋的航行中,與中國“萬噸大驅”055型(Renhai-class)飛彈驅逐艦”南昌號(舷號101)”近距離接觸。 本事件信息量豐富,事件突顯無人艇在國際水域運行的潛在風險與挑戰; 另外,證實中國軍艦直接“挑戰”第贰島鏈的意圖。
報道指出,根據SeaSats的聲明,這艘無人艇正在進行長距離測試航行,驗證自主導航與耐久性。 航行過程中,該艇發生與中國海軍軍艦相差僅僅數米的近距離接觸。 SeaSats表示,無人艇的先進傳感器與自主系統成功避免碰撞,指出在大洋上與大型貨櫃輪、油輪相距5至10海裡是司空見慣的事,但僅僅幾米的距離不但極為罕見,也曝露在繁忙的國際水域中作無人艇的復雜性。
根據SeaSats曝光資料,發生近距離接觸的無人艇被稱為“光魚號”(Lightfish),正在進行為期6個月的長距離航行測試,從聖地亞哥(San Diego)到日本,航程約7,500海裡。 SeaSats強調,無人艇遵守國際海事法規,並未進入任何國家的領海。 SeaSats未說明近距離接觸事件確切日期,只交待是今年6月份,地點在關島(Guam)西北約330英裡處,大約位於馬裡亞納群島(Mariana Islands)周邊的公海區域。
根據先前紀錄,“南昌號”驅逐艦是伴同中國航空母艦“遼寧號(舷號16)”5月底至6月上旬在西太平洋軍演的艦群之壹,當時日本防衛省的監控資料中,有所謂“消失的7天”,當時即有中國博主《牧星觀海天》就航行時數推算,指遼寧號艦隊可能已先南行“繞過關島”。 現在就“光魚號”無人艇意外拍到的照片才看,幾可佐證當時“遼寧號”編隊確實是挑戰突破第贰島鏈。
SeaSats指出,中國“南昌號”接近“光魚號”時,“光魚號”正透過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持續通報自身位置,可能因此引來中國軍艦的跟蹤、觀察。 由於“光魚號”並未被觸發任何碰撞或數據侵入篡改警報,SeaSats是在重新檢視完整紀錄時才發現這起近距離接觸事件。 SeaSats表示,這次的經驗將作為優化無人艇的避碰算法與應對突發狀況的參考。 而由於無人艇技術發展快速,各國在公海上的活動日益頻繁,若不慎碰撞將造成嚴重海事意外,甚至國際糾紛,呼吁盡快建立更清晰的國際規范,以管理無人艇在公海上的運作。
美國無人艇制造商SeaSats所屬“光魚號”,進行穿越太平洋長距離測試航行,全程約7,500海裡。 圖:SeaSats提供
美國無人艇制造商SeaSats所屬“光魚號”,在穿越太平洋長距離測試航行中,與中國海軍“南昌號(舷號101)”驅逐艦近距離接觸。 圖為光魚號拍攝視角。 圖:SeaSats提供-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