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16 | 來源: BBC中文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特朗普 | 字體: 小 中 大
沒有停火,沒有協議:這場峰會對川普、普京和烏克蘭意味什麼?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和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在阿拉斯加結束會晤,但未能就烏克蘭停火達成協議。
這場近叁小時的會議後,兩位領導人向媒體發表了壹份聯合聲明,隨即離開,並未回答任何記者提問。
叁位在安克拉治(Anchorage)采訪峰會的BBC記者,分析了這對美俄領導人以及烏克蘭戰爭後續發展的影響。
川普“交易能手”的聲譽受打擊
BBC駐北美記者安東尼·澤克爾(Anthony Zurcher)報道
“協議沒談成就是沒談成。”川普在安克拉治的會後致辭中如此表示。
這其實等於承認,幾個小時的談判下來,沒有協議,沒有停火,沒有具體成果。
川普說他和普京取得了“壹些很好的進展”,但沒有具體細節,外界只能靠想像。
他隨後又承認“我們沒達成目標”便離場,沒有接受任何壹位在場記者的提問。
這趟長途行程卻只換來含糊其辭,即便如此,美國的歐洲盟友和烏克蘭官員或許松了壹口氣:至少川普沒有單方面做出可能削弱未來談判的讓步。
但對於自詡為“和平締造者”和“交易能手”的川普來說,這次阿拉斯加之行,他兩者皆未能實現。
盡管普京打趣說“下次在莫斯科見”,但沒有跡象顯示未來會舉行包括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參與的峰會。
雖然相比烏俄兩國,川普在談判中的利害相對較小,但他先前宣稱這場峰會“只有25%的可能失敗”,如今卻空手而回,這勢必損害他的國內外威望。
更令川普尷尬的是,在“掛名記者會”的記者會上,他只能默默站著,聽普京先行發表冗長開場白。這與以往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的慣例形成鮮明對比——通常是美國總統主導全場,外國領袖在壹旁靜聽。
阿拉斯加雖是美國領土,但普京卻顯得更自如。俄方官員不忘提醒:這裡曾經是“俄羅斯美洲”,直到19世紀才售予美國。對川普而言,這壹點或許會在未來幾天更加刺眼,加上媒體鋪天蓋地的“峰會失敗”報道,更添不快。
眼下的關鍵問題——卻在這天無人能問出口的——是川普是否會真的兌現威脅,對俄羅斯祭出新壹輪制裁。
在離開阿拉斯加前接受福克斯新聞專訪時,川普僅表示“也許兩叁周內”考慮采取行動。然而,既然他曾放話若俄方不走向停火就有“嚴厲後果”,這種模糊回應可能引來更多質疑。-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