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18 | 來源: 海邊的西塞羅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特朗普 | 字體: 小 中 大
川普選在阿拉斯加與普京搞了壹次會面,雖然會面啥也沒談成,但兩人的見面地點我覺得選的特別耐人尋味——阿拉斯加,這片曾經屬於俄羅斯,後來給了老美的土地。
俄羅斯對土地的熱愛舉世皆知,普京在此次俄烏戰爭中更是力圖要盡全功,但阿拉斯加這片土地,卻似乎就是俄羅斯民族心口上的壹塊傷疤,與諷刺。它為什麼被賣給了美國?這背後有段故事。
酷愛土地的俄羅斯,為啥破天荒的賣了阿拉斯加給老美。
之前《俄羅斯的“戰爭韌性”,為什麼時靈時不靈?》壹文,最後提到19世紀的克裡米亞戰爭中沙皇因為無法審時度勢,自己陷入了被英法兩大強國的聯合放血的泥潭當中。
不過這故事還有壹個附加問題——克裡米亞戰爭是俄羅斯歷史上幾乎唯壹壹場雖然大敗虧輸、卻能在戰後“垂死病中驚坐起”的戰爭。
是的,克裡米亞戰敗,沙皇尼古拉壹世為此急死了,繼任的亞歷山大贰世被迫開始了解放農奴等壹系列政治革新運動。但這些政治地震,跟壹戰或阿富汗戰爭跟俄羅斯和蘇聯帶來的致命傷相比,似乎又是較為輕微的。
此後沙俄開開心心的作為列強又活了半個世紀,在俄羅斯歷史上,已經是個奇跡了。
而這個奇跡的誕生,跟壹個來自(俄羅斯)東方的、正在發展中的神秘強國關鍵時刻“拉兄弟壹把”不無關系——
沒錯,我說的就是美國。
當然,這個忙並不白幫,我們今天展開世界地圖,依然能輕易看到這場美俄“互助”留下的印記——面積171萬平方公裡、石油和金礦豐富、戰略位置極為重要的阿拉斯加州。是美國在1867年斥資720萬美元從俄羅斯手中買下來的。
克裡米亞戰爭是英法出於自身的戰略利益,抓住沙俄的好戰天性對該國進行的壹次成功放血,但這次成功的“屠熊”引發了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人的警覺與側目。因為這個時代,美國與英法兩國的關系都太稱不上太美好。
英美關系就不用多說了,獨立戰爭之後,大英帝國對美國這個成長中的潛在對手的遏制壹直在持續,為了遏制美國的西進,英國長期通過加拿大對印第安各部落進行援助,這使得美國西進運動中與印第安人的戰爭遠沒有後世很多人想象中那樣壹邊倒,有槍有炮的印第安人通過游擊戰爭跟美國正規軍打的有來有回、血腥殘酷。
1813年英印聯盟曾聯手殲滅美軍壹個旅,印第安人屠殺了全部的900名俘虜,且全部是先剝頭皮、再斬首。
而直到1876年的小巨角戰役中,蘇族印第安酋長瘋馬在英國的軍火援助下,騎洋馬挎洋槍,率軍壹舉全殲美第壹騎兵師第柒團,連上校團長都給擊斃了——被俘美軍依然享受了先剝頭皮再斬首的印第安戰俘套餐。-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