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19 | 来源: 大纪元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根据2025年上半年的最新行业报告,中国汽车经销商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经销商亏损比例高达52.6%。面对白热化的市场竞争,经销商被迫以价换量,却导致新车销售出现严重价格倒挂,形成“越卖越亏”的恶性循环。
经销商亏损比例高达52.6%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8月18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经销商的亏损比例高达52.6%,持平经营者仅占17.5%,实现盈利的经销商占比仅为29.9%。
由于市场竞争残酷,厂商与经销商大打价格战,却令价格倒挂现象愈演愈烈,出现“增量不增收,增收不增利”的恶性循环。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高达74.4%的经销商存在不同程度的价格倒挂,其中43.6%的经销商倒挂幅度超过15%。
从盈利结构的解剖来看,新车销售已成为经销商亏损的重灾区。新车销售的毛利贡献为-22.3%。
不同品牌类型的经营状况呈现出鲜明的分化态势。传统燃油车品牌经销商盈利占比仅为25.6%,亏损比例高达58.6%。新能源独立品牌经销商盈利占比相对较高,达到42.9%。
调查数据显示,售后服务已成为经销商维持生存的最后防线。新车售后服务和金融保险业务的毛利贡献分别为63.8%和36.2%。
价格战给汽车流通行业带来巨大系统风险
持续升级的价格战给整个汽车流通行业带来巨大系统风险。今年5月,比亚迪山东区域核心经销商济南干城资金链断裂,令整个汽车行业震惊。
据陆媒报道,济南干城集团曾是比亚迪的王牌经销商,在山东坐拥二十余家4S店,年营业额超过30亿元。对于爆雷的原因,济南干城回应称,资金困境源于比亚迪频繁调整经销商政策导致现金流急剧紧张。比亚迪方面则称,济南干城“爆雷”根源在于其盲目扩张和高杠杆运营的激进策略。
长三角四大汽车流通协会罕见地联合向主机厂发出公开信,呼吁正视并切实改善经销商的生存困境。协会指出,当前行业存在四大致命问题:目标制定严重失衡、返利体系扭曲畸形、价格体系全面崩坏及配套服务体系受损。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近日对大陆媒体表示,传统燃油品牌经销商受价格倒挂重创,新车销售亏损雪崩式加剧;而新能源品牌经销商虽然相对较好,但仍面临售后产值偏低、投资回收周期漫长等结构性痼疾。
(示意图)-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