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21 | 來源: DW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德國外交部長瓦德富爾本周訪問了日本,討論安全合作與如何面對中國的問題。柏林希望與東京共同承擔更多責任——無論是在外交、經濟還是軍事上。
當德國外交部長瓦德富爾(Johann Wadephul)在日本橫須賀軍事基地的軍艦前談論中國的強勢地位時,他知道這樣的畫面會在哪裡受到特別的審視。在中國,人們沒有忘記贰戰期間的德日聯盟。當瓦德富爾此前壹天提到中國在地區的“咄咄逼人”的行為時,北京做出惱怒回應,警告“不要挑起沖突、加劇緊張局勢”。
但瓦德富爾沒有緩和口氣。“無論是在歐洲還是世界任何地方,都不能允許以武力改變邊界,”他的訪日期間說。在台灣問題上,這是壹個明確的信號。
國號“中華民國”的台灣雖然從未正式宣布獨立,但實際上獨立治理。北京方面表示不排除使用軍事手段實現“國家統壹”。
德國堅持“壹個中國”政策(即只有壹個中國,其政府設在北京)。德國與台灣雖然沒有正式外交關系,但在經濟、文化和科研領域開展合作。
德國要承擔更多責任
在歐洲為烏克蘭的未來而斗爭的當下,向北京發出清晰的信息至關重要——德國基民盟(CDU)議員尤爾根·哈特(Jürgen Hardt)在接受德國之聲采訪時強調道。這位議員是德國外交部長此次出訪的代表團成員。“我們經常詢問中國政府代表是否支持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行動),他們總是說不支持。但我們堅信事實並非如此,” 他說,因此與中國坦率溝通是正確的。
在橫須賀基地也有德國軍隊駐扎,作為多國軍事行動的壹部分,負責監督聯合國安理會對朝鮮海上制裁的執行和協調。美國、法國、英國和其他國家也參與其中。“德國希望承擔更多責任,”瓦德富爾在東京重申,因為“制度性競爭在我們關系中占據著越來越大的空間。”
德國外長在橫須賀基地的軍艦前回答記者提問
學習日本經驗 減少對華依賴
德國外長稱日本是德國在亞洲的“首要合作伙伴”。“我們認為有必要共同承擔更多安全政策方面的責任,”瓦德富爾解釋說,他還表示這是維護經濟利益。
拾余位德國經濟界代表隨同瓦德富爾訪問日本。“我們面對的問題是:如何應對對原材料和稀土的依賴?”總部位於斯圖加特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馬勒集團(Mahle)首席執行官阿恩德·弗朗茨(Arnd Franz)問道。他指出供應商屈指可數:“中國在其中占據著主導地位,並且正在利用這壹點。” 弗朗茨的公司每年生產800萬台電動機。“日本憑借其風險管理能力,在這方面准備得更充分,我們正在學習日本的經驗,”弗朗茨說。
為何更多德企從中國向日本轉移?
事實是,日本在減少對中國戰略依賴的目標上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目前,日本僅從中國進口60%的稀土。而德國則從中國進口了90%的稀土。中國在全球稀土產量中所占的份額高達90%。-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