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25 | 來源: RFI 華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韓國 | 字體: 小 中 大
韓國新政府的平衡游戲:總統親訪日美,特使團前往北京 https://t.co/qxnMCUf1LH via @RFI_Cn 在啟程前往日本和美國訪問的同時,李在明也向中國派出了特使團,帶去了他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信函。這種訪問安排凸顯出新任韓國總統在當前的地區緊張關系中在中美兩大國間尋找平衡的努力。—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August 25, 2025
今年6月上任的韓國總統李在明24日已經抵達華盛頓,展開他上任後的首次訪美行程。從目前傳出的消息來看,他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談的重點將是安全議題。如果說,在抵達華盛頓之前,李在明已經在東京與日本首相石破茂的會談中,強調他願意繼續其前任尹錫悅推動的美日韓叁邊伙伴關系的話,在啟程前往日本和美國訪問的同時,李在明也向中國派出了特使團,帶去了他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信函。這種訪問安排凸顯出新任韓國總統在當前的地區緊張關系中在中美兩大國間尋找平衡的努力。
韓國雖然在7月底才最終與美國就關稅議題達成貿易協議,具體細節尚需確定,但法新社和路透社從韓國政府官員處獲得的消息顯示,特朗普將國際貿易攪得天翻地覆的關稅戰並不是韓國總統此次訪美日程上最重要的議題,他更關心的是安全議題,尤其是朝鮮半島的安全議題。
朝鮮半島南北兩方起起落落的和解努力近年來已經被緊張對峙所取代。金正恩政權甚至在去年10月將韓國定位為敵對國家。雖然李在明6月初就任後做出壹系列緩和姿態,下令拆除邊境對朝廣播高音設備,禁止脫北者發送傳單,並提議願與平壤盡早重啟對話,但平壤方面並未做出積極回應。相反,就在李在明啟程前往日美兩國訪問同壹天,朝鮮23日試射兩枚新型防空導彈。而在此之前不久,平壤剛剛就韓國軍隊對越過叁八線的朝鮮士兵鳴槍警告表達抗議,提醒警惕對峙局面失控。
朝鮮政權窮兵黷武的作為近年來壹直引發國際社會對半島和平的特別關注,而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俄朝關系迅速升溫也令半島局勢新增令人不安的變數。壹方面朝鮮不僅通過派遣軍隊參加俄羅斯軍隊在俄羅斯境內庫爾斯克應對烏克蘭軍隊的戰斗,而且也壹直向俄軍提供導彈等作戰物資,另壹方面,朝鮮可能也通過參與俄軍行動,換取俄羅斯提供壹些先進的導彈及衛星的研發技術,由此更加速其包括核武器在內的武器研發。而朝鮮加速擴充軍備的同時,聯合國伍大常任理事國敦促朝鮮遵守聯合國禁止其研發彈道導彈決議的團結已不復存在。
這應該是來自韓國左翼政黨,以往傾向於對日本采取強硬立場的李在明就任總統後,表態願意繼續其前任尹錫悅推動的日韓關系改善和美日韓叁邊伙伴關系的主要原因。
對於美國來說,曾在第壹個總統任期時就試圖解決朝鮮問題的特朗普目前尚未在東亞問題上提出任何舉措。在俄烏戰場停火談判困難重重之際,特朗普可能也希望能在朝鮮半島和平議題上有所作為。
不過,盡管美韓兩國在朝鮮議題上目標趨同,但如何合作卻未必拾分簡單。美日韓叁邊伙伴關系的建立是因應朝鮮威脅,但也是因應中國日益成長的軍事實力對地區安全平衡行程的壓力。盡管李在明的前任尹錫悅在位期間的外交政策明確導向美國,但也得以推動了中日韓叁國恢復中斷了肆年的峰會。李在明此次啟程訪日、訪美之際,向中國派出總統特使代表團顯然意在穩固美韓同盟,繼續美日韓叁邊伙伴關系的同時,避免激怒中國。韓國總統就任後首次出訪在前往美國之前先訪日本實屬罕見,是否意在相對淡化倒向美國的立場不得而知,但李在明政府近期拒絕了美方就駐韓美軍靈活行動提議,可能也是希望在壹旦台灣發生危機的情況下,避免韓國被動接受美國動用駐韓隊伍,從而導致朝鮮半島卷入沖突。李在明訪日期間雖然業強調日美加強安全合作,共同應對戰略挑戰的決心,但並未明確提及中國。
正在中國訪問的韓國總統特使團24日在北京與中國外長王毅會談。李在明在致中國國家主席的信函中表達其政府對發展中韓關系的重視。李在明本人已確定不會出席9月3日中國紀念贰戰結束80周年閱兵活動。從中國官方發布的消息來看,韓國代表團表示尊重“壹個中國”的立場。台灣方面密切關注李在明訪美期間是否會在台灣議題上表態。他的前任尹錫悅在任時,曾明確表示台海安全攸關地區安全,韓國不會視而不見。而李在明在競選中卻流露出了台海是否開戰,與韓國無關的觀點。
韓國希望在中美之間找到平衡不難理解,但如何在既加強與美日兩國的安全合作,又避免讓美日韓安全合作的目標之壹中國惱怒無疑難以拿捏。更何況在當今地緣政治格局重組背景下,中俄朝叁國的合作關系對於西方國家來說也是壹大挑戰,無論是中國在俄烏戰爭議題上的立場,還是中國目前對朝鮮不斷強化軍事裝備行為的冷處理策略,都與韓國最為關切的安全議題立場相距甚遠。而與此同時,韓國當前並無意願要削弱對美國安全保護傘的依賴,遏制朝鮮軍事力量的成長,尤其是阻止朝鮮核武器研發也是美日韓叁國的共同利益所在。李在明此次訪美也並非空手而來,它的最大籌碼可能就是韓國的造船能力。美國常年制造業外移已經造成美國造船能力遠低於它希望遏制發展的中國。而與日韓合作是重振美國造船業的最好選擇。韓美造船業合作也是韓美7月底達成的貿易協定的重要內容。-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