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27 | 来源: 观察者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无人机在近来的局部冲突中崭露头角,但美国在相关领域的短板,令五角大楼颇为头疼。
“无人机就是当今时代的简易爆炸装置(IED),一种改变战争规则的技术,小国可用它削弱大国的优势。”在7月的一场会议上,美国陆军副参谋长詹姆斯·明格斯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然而,我们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太慢了。”他说。
美国“政客”新闻网8月27日发表的长篇文章,揭示了美军应用无人机面临的困境。
专家们普遍认为,美国在无人机研发、生产、训练和作战理论更新方面远远落后时代,且极度依赖中国生产的零部件。文章强调,乌克兰战场的经验表明,创新和快速适应能力是现代战争的关键,而美国军方尚未充分吸取这些教训,在防御无人机威胁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这使得美国在与中国的无人机竞赛中处于严重劣势。若不改善低效繁杂的决策流程,即便投入巨资也无法解决问题。
“质量不如大疆,成本还更高”
对于二十年前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街头遭遇的IED袭击,明格斯心有余悸。
“美国,这个曾自诩在战场上无所不能的国家,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街头感到手足无措,因为叛乱分子部署了IED,用一种新型的非对称战争杀伤了数千名年轻的美国人。”
当时,美国对抗IED的行动相当缓慢,直到新防长上任后才紧急调动数千辆防地雷反伏击车(MRAP)进入战场,算是缓解了燃眉之急。
美国前防长盖茨在回忆录里直言,延误的根源在于:高级官员不愿花钱,而五角大楼的“僵化而迟钝的官僚体系仍固守旧计划和旧思维”。
如今,五角大楼在无人机问题上正重蹈覆辙。
一些军事专家指出,由于类似的官僚原因,五角大楼适应无人机这种新型战争形式的速度依然太慢。可以说,直到最近一个月才开始发力。
五角大楼在7月宣布成立“跨部门联合工作组”,以推动美军在无人机作战方面的进展。
工作组宣布后不久,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提出“释放美军无人机主导力”的重大倡议,并称无人机是“一代人以来最大的战场创新”。
但他也承认,美军部队目前“仍未配备现代战场所需的小型杀伤性无人机”,并指责拜登政府只会“平添繁文缛节”,而美国的对手每年能生产数百万廉价无人机。
赫格塞思认为,美国应将无人机视作廉价的弹药,可以大量消耗并大规模生产,而不是像研发新型昂贵战机那样拖延多年。
然而专家们指出,所有这些都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这恰恰也是问题所在:美国的起步已经晚了。
美军远未掌握俄乌所用的各类先进无人机,无论是“自杀式”无人机,还是用于布雷、运输药品的无人机,抑或能在敌后释放小型无人机的大型母机。
“光说不练!”美国陆军预备役军官、海军陆战队大学高级教授本杰明·詹森讽刺道,“我们到底还要写多少份备忘录才开始开除那些挡路的人?”他担心,这与当年美军应对IED的“低效至极”如出一辙。
“我担心我们的领导人正在努力做正确的事情,但我们没有充分改革官僚机构,让他们实现他们的愿景。”他补充道。
“我们真的,真的落后了。”美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国防项目主任斯泰西·佩蒂约翰也说,“我们部署无人机的问题在于,没有真正便宜或好的选择。”
“这里的每一架无人机在质量上都逊于大疆,而且成本更高……我们目前没有能够生产这些无人机的工业基础。”
在五角大楼“蓝色无人机计划”工作的承包商特伦特·埃梅内克同意这一看法:美国无人机仍严重依赖中国零部件,尤其是电池、电机和磁铁市场几乎由中国主导。
埃梅内克说,“蓝色无人机计划”试图找到中国之外的选择,但由于缺乏资金,“实际上并没有奏效”,项目只生产了“微不足道”数量的美国产无人机。
他解释,美国最大的短板在于电池、电机和磁铁等部件,这些市场的控制权几乎仍100%由中国掌控。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专题)6月签署多项行政令强推“不依赖外国制造的美国无人机”后,美国业界已经意识到特朗普此举无异于白日做梦。
香港(专题)英文媒体《南华早报》称,美国公司对实施特朗普行政令造成的“令人不安的”潜在后果感到愤怒,业内人士和分析师也均表示,中国在全球无人机市场的领先地位使得美国很难将中国排除在供应链之外,至少目前是这样的。-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