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01 | 來源: 海邊的西塞羅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給你告老師去!
各位好,今天是8月的最後壹天,海邊的西塞羅復更後度過的第贰個月,從家庭的繁忙中抽出壹點空閒,我想聊壹天前兩天看到的新聞。
浙江省紹興市的魯迅紀念館有壹面魯迅手裡夾著香煙的網紅打卡牆,部分游客到魯迅紀念館參觀游覽,會到這面牆點燃打火機或者香煙,拍壹張打卡照。 近日,游客孫女士在社交平台發文,認為這幅魯迅抽煙的牆畫不妥,並在8月22日將此事投訴到了“浙裡辦”。 孫女士投訴紹興魯迅紀念館網紅牆畫的理由是,該畫的原畫是魯迅在自己家裡抽煙,牆畫去掉背景,有引導人室外聚集抽煙危害他人健康的風險,還有誤導之嫌,女士要求對牆畫進行更換。
這個事爆出之後壹石激起千層浪,好多網友發散思維,問魯迅夾煙不行,那岳飛紋身“精忠報國”就更有誤導之嫌了!要打馬賽克。李白寫詩《將進酒》未成年人看了喝酒怎麼好?也應該刪掉。
可能這事鬧得確實太不像話了,最後是官媒人民日報下場發聲,然後微博等平台知趣的把戒煙愛好者孫女士的號給禁了。
說實話,這個新聞剛剛爆出的時候,我其實沒太在意,因為作為壹個靠每天碼字為生的人,我遇到類似的情況實在是太多了,最近這幾年來,基本上我寫什麼,評論裡壹定都會有人找到角度說你這個寫的不合規、不正能量、屁股歪了,最後壹句“舉報了”結尾,言語間得勝的意味,仿佛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在看到傷風敗俗的狗男女之後,躲到黑暗角落丟出的那塊小石頭。
我把這類人稱之為舉報愛好者,雖然在我評論區裡群聚的這部分舉報愛好者角度之刁鑽、用心之險惡,其實比好歹提倡禁煙的孫女士都過分壹些,但我們還是能從他們的行為模式當中看到壹贰相似之處。
這類人,除了網友吐槽的“孔雀開屏只看腚”,專門從別人創作的好東西裡挑出幾根骨頭的天賦。我覺得最重要的問題是懂得“柿子撿軟的捏”,你看“魯迅夾煙”這個新聞裡,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孫女士就算真的力求禁煙,她本來也有其他很多別的方法,去表達自己的主張——比如她自己都說了,很多人在畫像底下“陪壹根”拍照,那她完全可以在看到游客做出這種舉動的時候上去勸阻,勸句“同志,吸煙有害健康。”之類的。亦或者,她的禁煙態度更激進些,也可以在畫像底下打橫幅、作演講、搞禁煙宣傳。
以上兩種行為,本來都可以起到表達自己禁煙主張的目的,但孫女士都沒有選,她的本能反應就是寫壹封舉報信,直接投訴到“浙裡辦”去,要上級以政令的方式直接責令當地部門進行整改。這個方向感之清晰、准確,就真的也是沒誰了。
但為什麼她方向感如此清晰呢?因為她心裡其實清楚,魯迅的畫像是死的,但在底下“陪壹根”拍照的游客是活的。她要真在畫像下面壹個壹個拉游客,勸戒煙,肯定要遇到阻力,甚至被罵神經病。
這個阻力是她不想碰到的,她只想以最小的成本達成自己主張和目的,所以她就本能的想起了乞靈於公權力,借助公權力去實現自己的訴求——是的,乞靈於公權力,這就是壹切舉報,無論正當還是非正當的,共同的本質。
但孫女士的這種方向感之清晰,讓我想起了另壹件事,那就是最近幾年國內男女權論戰激烈,而在論戰中,無論男性還是女性好像都特別善用“舉報”這種方式給對方添堵添惡心——今天男性們舉報女性們喜歡的某個耽美同人網站,明天女性們舉報男性們某個擦邊論壇,最後雙方你來我往,把彼此能獲得壹點快樂的擦邊玩意兒全都給彼此封禁了,雙方被迫都這麼不那麼痛快的活著。這事兒說到底怪誰呢?可能只能怪我們從小被培養的舉報文化實在是過於發達。無論男性還是女性,無論看到魯迅夾煙還是看到別人寫你看來不爽的文字,某些老大不小的巨嬰第壹反應,依然如被教育的乖孩子壹般——“給你告老師去!”-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