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02 | 來源: BBC中文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特朗普 | 字體: 小 中 大

周壹在天津,莫迪與習近平同台合影留念。
印度的視角
就在幾個月前,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軍隊爆發了壹場短暫但致命的沖突。
這場沖突間接牽涉到第叁個國家——中國。巴基斯坦軍隊廣泛使用中國制造的裝備,包括戰斗機和雷達系統。
壹名新德裡的高級軍官更透露,北京還向巴方提供了印度軍方位置的“即時情報”。
印度當時並未公開譴責中國,但這讓外界質疑,新德裡是否應繼續走上與北京關系正常化的道路。
不到半年後,推動這兩個亞洲大國和平對話的動力,卻來自數千公裡外的華盛頓。
特朗普政府對印度進口商品加征50%關稅,理由是懲罰印度拒絕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
面對來自“盟友”的突然重擊,印度有兩條選擇:
第壹,妥協並停止購買俄油。但這不僅會背棄“全天候盟友”俄羅斯,也與總理莫迪的“強人”形象相矛盾,因此印度拒絕了。
第贰,堅持立場,並尋求其他出路。印度眼下顯然選擇了後者。
當你的鄰國正是世界第贰大經濟體和制造業強國時,尋求合作是現實之舉。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莫迪上周末在天津會見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雙方聲明細節不多,但承諾將努力化解分歧,造福兩國合計28億人口。
最直接的成果是兩國恢復直航,並簡化簽證程序。
然而,除了“象與龍攜手”的美好願景,兩國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互動,仍面臨不少障礙。
首先是歷史包袱。
自2014年上台以來,莫迪曾伍次訪華,積極推動雙邊關系。但2020年的邊境沖突戛然而止,直到柒年後他才重返中國。
進壹步突破的關鍵,仍在於兩國如何處理邊境問題。
目前仍有數萬名印度和中國士兵部署在有爭議的邊界,雖然雙方軍政領導人正在持續談判以降溫。
美國對印度征收50%關稅,引發部分憤怒情緒。
此次會後,兩國聲明均提到要維持邊境和平,“不讓分歧演變成爭端”。
對印度來說,另壹個難題是與中國高達990億美元(約730億英鎊)的龐大貿易逆差。
兩國在許多行業仍互設高關稅和壁壘。
北京希望印度向14億人口的市場開放中國商品;但對新德裡來說,逆差若不解決,便難以放心。-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