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06-02-04 | 來源: 星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溫哥華冬季奧運會 | 字體: 小 中 大
世界日報報導,溫哥華冬奧籌委會(VANOC)公布資本預算修正案,由於建築成本暴增,使得預算超支23%約1億1000萬元,要求省府及聯邦增撥經費。省府傾向同意,但聯邦保守黨新政府態度不明。民間團體質疑將來恐有再度超支之虞。
籌委會主席福隆(John Furlong)昨日表示,2002年場館興建總成本預估為4億7000萬元,當時是以成本年增率2%估算,但卑詩省近年來多項大型工程陸續開工,導致建築材料與人工成本暴漲,2004年建築成本平均年增率達9%,2005年近11%,未來幾年也會維持在9到11%間。
他說,情況若不及時改善,整個場館興建總成本將超支41%達6億6500萬元,因此2005年3月起籌委會采取若幹措施降低成本,如變更列治文快速滑冰場設計、將國際媒體中心遷往會展中心、重新規畫惠斯勒(Whistler)滑雪道及整修現有設施取代新建訓練場館等,總計省下8500萬元經費,但仍短缺1億1000萬元。
福隆希望省府及聯邦政府能接受預算修正案,並各增提5500萬元經費讓場館興建得以順利進行。他向全體納稅人保證這是籌委會最後壹次追加資本預算,所有奧運場館工程也將在5億8000萬元預算規模內如期完成。
他有信心溫哥華冬奧營運預算(Operational budget)不會發生入不敷出情況,造成納稅人更大負擔。
「反2010冬奧聯盟」(No Games 2010 Coalition)發言人賴古德(Phil Le Good)在記者會場外大表不滿,他說,這些出自納稅人口袋的公款原本可用在其他地方。他認為奧運不再是單純運動競技活動,而是大企業玩大錢的游戲。
他預期這絕不會是溫哥華冬奧籌委會最後壹次追加預算,同樣場景在2010年前會不斷上演。
省府主管冬奧事務的經濟發展廳長韓士新(Colin Hansen)表示,內閣會在近期決定是否動用1億3900萬元冬奧特別准備金(Contingency Fund),以支付這項資本預算修正案。
他說,申奧之初省府就預期建築成本可能超支,因此才有冬奧特別准備金設立。他強調省府希望與聯邦采取壹致步驟,以維持對等(50-50)的合作共識。
至於聯邦態度如何,福隆相信保守黨新政府在審慎評估後會支持溫哥華冬奧及籌委會所提修正案。
截至目前,聯邦與省府為籌備2010年溫哥華冬奧已各提發3億1000萬元資本預算,冬奧籌委會由總數6億2000萬元資本預算中提列4億7000萬元用於場館興建項目。
除前述3億1000萬元資本預算外,省府還提列1億3900萬元冬奧特別准備金、8750萬元保安經費、5500萬元冬奧結束後傳承(Legacies)活動及社區計畫,為總計省府已為溫哥華冬奧投注六億元經費,並需負擔任何因冬奧而引起的債務。
奧運超支不新鮮歷屆常見
溫哥華冬奧超支並非新鮮事,這情況在歷屆奧運屢見不鮮。夏季奧運因規模龐大,超支情況往往高於冬奧。
2004年雅典夏季奧運總經費即高達195億美元,比原先預算超支18%。
下月揭幕的義大利杜林冬奧,最近因超支而追加預算1億1230萬元,使其總經費達42億1000萬元。
加拿大過去所舉辦的兩次奧運有賠有賺。1976年滿地可夏季奧運留給納稅人壹筆20億元的債務,直到今年才將還清。
1988年卡加利冬奧最終共花了10億元,比最初預算高出壹倍多,但納稅人只埋單不到壹半,盈余部分用來資助業余運動,並可長期用來維護奧運設施。-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